芯片行业都有哪些变化?

描述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芯片行业呈现出相对低迷的趋势,体现在为芯片企业招聘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薪资涨幅也不再那么高。更为明显的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许多公司的年终奖被削减,涨薪计划被取消或减少。

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前几年资本的大量涌入,导致大批新公司成立。这些公司有些是为了支持***发展,有些是为了追求临时热钱,还有一些只是抱着骗取资金的目的。尽管许多人业内清楚这些新公司大部分会面临解散的结局,但什么时候会表现出来却很难确定。

芯片行业有着自己的规律,从公司成立到产品问世,通常需要大约两年的时间。然后产品经过调试和优化,大约需要三年才能推出。如果没有达到这个阶段,很可能是公司遇到了问题,研发进展不顺利,或者产品测试不成功。这两类情况都有出现。

即便产品问世,要让客户正式采用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芯片替代过程中,公司的工作量会大量增加,由于公司盈利状况不佳,年终奖也没有之前承诺的多。

芯片公司的产品问世后,还需要经历漫长的过渡期才能被客户批量使用。曾经有O公司的同事提到,在芯片替代过程中,公司的工作内容大幅增加,由于公司盈利不佳,年终奖也不像之前那么丰厚。

替代成熟芯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欧美品牌的芯片,因为用户需要对新产品进行各个方面的测试,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且使用新产品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所以,新产品要取代原有成熟芯片的过程非常困难。当然,现在由于美国可能限制先进芯片的销售,国家的战略也鼓励国内企业生产自主芯片,芯片公司的新产品仍然有机会。

然而,在芯片公司正式被客户采用之前,如何生存下去成为一个问题。巨额的研发费用和员工薪资,如果时间拖得过久,足以击垮一家公司。在这个过程中,芯片公司不仅要面对外国芯片公司的竞争,还要面对本国同类型芯片公司的竞争,比如在MCU、AI和GPU产品领域。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行业,所以大多数公司最终将消失。这就考验公司产品质量和财力实力。

除了芯片行业本身的规律外,其他因素也会对芯片行业产生影响。中美关系、疫情和人民的消费倾向是其中的几个重要因素。中美关系对一些公司的制裁使得它们无法继续研发或无法研发某些产品;人民对终端产品的消费直接决定了终端产品的出货量;同行竞争导致产品以低价销售(甚至亏本)为了保持市场份额;中国的整体贸易情况也会影响国内市场的各个方面。

产品的研发未成功、研发成功但销售不佳、公司盈利不足或亏损、同行竞争、中美对抗、全球形势、中国贸易额等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当下各家公司的兴衰。它们也影响着行业中每个从业者的状态。

处于这个时代,我们既然享受了这个行业的一些红利,也需要承担潜在的风险。我们应该保持警惕,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坚持每天进步,不要焦虑不安。即使风起草动,我们也不会成为那个裸泳的人。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