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指引 | R24DVD1人体存在探测雷达

描述

本期将会讲解当开发者拿到Micradar云帆瑞达的R24DVD1人体存在探测模组后,如何进行开发~

 

目录   

                                              

1.  软硬件的准备 

2.  硬件接线教程    

3.  配置教程及问题解析

4.  上位机介绍

5.  测试示例演示

 

毫米波雷达的原理是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目标反射回的信号,并根据不同的运动幅度,计算出人体的方向、距离、速度、体动参数、心跳、呼吸。R24DVD1利用毫米波雷达检测原理,根据人体体动参数甚至是呼吸探测判断空间内有人、无人状态,人体静止状态下也能实现有、无人判断,并能实时输出目标的运动距离和静止距离

 

入手之前先下载好R24DVD1的上位机软件及相关资料,可在云帆瑞达官网下载

 

01 软硬件的准备

硬件工具:雷达模组、串口工具【USB-TTL-CH340】、杜邦线、雷达转接板

传感器

 

软件工具:sscom串口软件&雷达应用上位机GUI

文档准备:数据手册、用户手册、上手指南、测试用例

 

02 硬件接线教程

串口连接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串口工具,通过4根杜邦线分别与雷达的5V、GND、TX、RX进行连接;二是直接使用云帆瑞达自研雷达转接板进行连接调试。

一、串口工具与雷达引脚接线如下

传感器

 

 

接口

引脚

描述

典型值

说明

接口1

1

5V

5.0V

电源输入正端

 

2

GND

 

 

3

RX

3.3v

串口接收

 

4

TX

3.3v

串口发送

 

5

GP2

3.3V/0V

有人/无人

 

6

GP1

3.3V/0V

活跃/静止

接口2

1

3V3

3.3V

输出电源

 

2

GND

 

 

3

SL

 

保留

 

4

SD

 

保留

 

5

GP3

 

备用扩展引脚

 

6

GP4

 

备用扩展引脚

 

7

GP5

 

备用扩展引脚

 

8

GP6

 

备用扩展引脚

 二、雷达转接板与雷达模组连接

雷达转接板与雷达支持Pin To Pin连接,再通过TypeC线连接uart口即可实现串口通讯功能

传感器

 

03 配置教程

我们完成正确的通讯连接后,将与R24DVD1完成接线的串口工具接入电脑端口,打开sscom串口软件,完成以下设置即可查看数据。

(1)选择雷达模组所在的端口号

(2)选择波特率为115200

(3)勾选HEX显示

(4)设置完成后打开串口

传感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无数据情况,问题解析如下

使用串口工具与雷达连接时:

(1)串口工具的供电线、地线与雷达反接,此时会导致雷达供电异常,甚至会引起雷达短接烧坏风险。

(2)串口工具的TXD/RXD与雷达的TX/RX非交叉连接时,此时雷达的输出数据无法正常给到串口工具,导致无数据输出;

使用雷达转接板与雷达连接时:

(1)雷达插针与转接板座子错位连接,导致雷达数据无法正常通讯;

(2)转接板的typc-C口连接错误,未选择uart口;

针对雷达数据异常问题分析:

(1)串口软件上数据显示格式设置为【非HEX格式显示】,导致数据显示乱码;

(2)串口软件上波特率选择错误,导致显示不匹配;


 

04 上位机介绍

在配置完相应的雷达数据后,我们打开雷达上位机,即可看到雷达已经开始正常输出数据了
 

下面简单介绍上位机的显示内容:

传感器

 

运动能量值:当人员进行肢体运动或者走动时,运动能量值会跟随动量的大小进行波动;动量越大,曲线越大,反之则低且平缓;

距离值:包含静态距离和动态距离;静态距离代表人员微动呼吸时所在距离;动态距离代表人员大幅度运动走动时所在距离;距离值会跟随人员的位置变化实时变动;

存在能量值:曲线表示人员保持静止或微动呼吸时雷达探测到的微动能量大小,微动呼吸幅度越强,距离雷达越近,则曲线越高,反之则低且平缓;

图形设置:运动参考线与存在参考线的设置,支持在曲线显示区域设定一个虚拟门限值,方便开发者对实时的能量波动与设想门限进行清晰比对,为后续逻辑设置做预估;

时间范围:支持调整曲线显示区域的横坐标时间维度,设置数值越大,同样的显示区域中则能显示更长时间的曲线数据;

查询&设置:涵盖了R24DVD1所有开放接口的查询和设置功能,详情请下载【协议应用说明书】。

 

以上就云帆瑞达R24DVD1人体存在探测雷达开发指引,值得一提的是,R24DVD1支持底层数据全开源,开发者可以根据开源数据进行二次开发来适应更丰富的使用场景及应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