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汇总!七大咖齐聚2023年慕尼黑电子展,畅谈半导体新品趋势和创新应用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  文/章鹰)7月11日到7月13日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盛大举行,今年展商数量创新高,达1650家,展示面积超过100000平米,三天共接待110642名专业观众,均有新突破。十大展区、十三场专业论坛、一对一直播活动,为大家带来行业发展的趋势洞见。
 
电子发烧友网作为本届慕展的视频采访官方合作伙伴,对立讯技术、吹田电气、瑞萨电子、杰发科技、南芯半导体、欧姆龙电子部件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中科银河芯等诸多半导体厂商进行了专访,就当前的技术与市场热点,对半导体整体的发展态势,新品应用落地的最新进展进行精彩的分享。
 

立讯技术:打造“轻有源”系列产品,驱动ICT行业光互联产品演进


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立讯技术副总经理王华巍分享了立讯技术给绿色数据中心打造了哪些“轻有源”系列产品,特别在ChatGPT激发的AI算力中心需求推动下,光连接方案有哪些最新进展。
 
立讯技术根据ICT行业发展的挑战,提出轻有源的概念,不断突破“低功耗”、“高速率”的技术壁垒,打造出多款 “轻有源”系列新品。立讯技术针对高速传输,包括铜传输、光传输、散热方面进行产品研发和新产品上市。

慕尼黑
左:立讯技术副总经理王华巍 右:电子发烧友副主编 章鹰

 
在展会上,立讯技术(Luxshare-Tech)重磅展出了800G QDD &OSFP LARC和400G DR4 Traffic Test Live Memo,  400G DR4 Traffic Test Live Memo采用400G主流的封装形式,同时采用无DSP的线性驱动的设计,从功耗和成本上都有显著的优势,节能达到50%,成本上也有可观的降低。800G QDD &OSFP LARC主要应用在计算架构的服务器、路由器,以及系统当中总部运算机柜之间的高速传输模块进行光电转换,构筑低功耗和低成本优势,比传统产品降低70%的成本。
 
吹田电气:推出新能源动力系统测试解决方案,功率测试仪成行业标杆
 
吹田电气(深圳)有限公司技术总裁张磊分享了今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测试市场的主要增长和技术趋势,他重点介绍了吹田电气带来了哪些测试新品与解决方案的发布,在主营产品在工业和汽车领域具体的落地应用。

慕尼黑
左:吹田电气(深圳)有限公司技术总裁 张磊  右:电子发烧友副主编 章鹰
 

张磊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这也带来新技术的发展。今年,新能源汽车和测试市场将有三大趋势:一是高压,过去汽车功率大约在300V-400V,今年很多厂商会推出800V电动车平台,将来也会上到1000V更高;二、高精度测量,新能源汽车对能耗敏感,能耗将影响汽车的续航里程,所以对控制器、电机的损耗要求进行高精度测量;三、系统测量需求旺盛,新能源汽车技术方案发展太快,传统行业没有相关的测试系统。测试系统要求也是一个最大的方向。
 
在本次展会上,吹田电气重磅发布了交流电源,同时发布了相应的测试方案和高精度测量分析仪。张磊表示,吹田电气根据中国市场的新行业、新需求发展和推动不同新的产品线,积累了五大系列,包括高精度功率分析仪、高精度电流传感器、电池测试仪、数据采集仪、测试电源。其次,产品的技术指标比较高,吹田电气SPAW7000功率分析记录仪精度达到0.01%,刷新了功率分析仪的精度指标,成为业界标杆。还有,吹田电气可以给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新能源动力系统测试方案。
 
瑞萨电子:全球MCU市场占有率第一,今年重点深耕四大细分应用市场
 
2022年,瑞萨电子回到全球MCU市场第一位,每年MCU出货量达到35亿颗。2021年MCU的业务增长45%,2022年MCU业务的增长率达到64%。在非汽车MCU市场,2021年和2022年的市场增长率分别达到36%和39%。过去两年,瑞萨电子MCU增长动力来自对客户供应链的管理,我们可以为中小客户稳定的供应产品,在去年市场缺芯的情况下,客户获得业务的持续增长。
 
瑞萨电子MCU事业发展部高级专家吴频吉重点分享了2023年MCU市场的增长动能和技术趋势,本次慕尼黑电子展瑞萨带来的重磅MCU产品,以及在工业、可穿戴、电机控制市场的落地情况分析。

慕尼黑
图:瑞萨电子MCU事业发展部高级专家 吴频吉

 
吴频吉表示,今年虽然全球半导体发展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是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绿色能源这些细分领域有增长势头,瑞萨电子也把资源集中到这些细分领域打开市场。
 
从瑞萨中国MCU市场战略来看,公司全力发展全部产品线。针对不同应用需求的客户,瑞萨推出两款基于Arm Cortex-M的RA家族的全新MCU产品群。RA4T1产品可提供100 MHz性能,以及高达256KB的闪存和40KB的SRAM;全新RA6T3产品群工作频率为200MHz,同时提供256KB的闪存和40KB的SRAM。还发布了一款面向电机控制的RX 26T产品。吴频吉透露,今年下半年瑞萨电子将发布一款重磅产品发布,这是业界首款基于Arm Cortex-M85的MCU芯片。
 
杰发科技:车规级座舱芯片AC8025发布,与高通8155正面对决

慕尼黑
图:杰发科技高级市场经理 袁思骏


在国家新四化政策驱动下,燃油车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变,由于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变化,单车MCU数量显著增长,车规级SoC芯片也持续上量。杰发科技高级市场经理袁思骏表示,智能座舱芯片AC8015已于2021年3月实现前装量产,2022年90%以上的自主品牌汽车厂使用, 截止今年上半年AC8015出货量突破百万颗,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车规级MCU累计出货量超过3000万颗。
 
袁思骏表示,杰发科技在展会上重磅发布座舱芯片AC8025,对标高通8155。AC8025可以实现高度智能化的车辆座舱控制及管理,集成多个关键功能,包括AR-HUD、高性能导航娱乐系统、3D液晶仪表、360环视和座舱环境控制等,是当前集成度最高的中高阶国产智能座舱域控芯片。AC8025于近日成功点亮并将于今年年底量产,该产品的突破性创新将加速汽车向智能座舱的转型。
 
此外,杰发科技还带来了车规级MCU芯片AC7840x及应用方案,这颗芯片采用32位ARM M4内核芯片,包括最新量产的AC7840x集中式商用车BCM方案、AC7840x LED车灯方案、AC7840x电控空调压缩机方案等,这款产品今年已经有客户在使用,反馈很好,各大主机厂也把这个系列推荐给Tier1。
 
南芯半导体:引领快充新时代,POWERQUARK系列新品重磅推出
 
上海南芯半导体系统应用总监高建龙介绍了2023年手机快充市场和车载快充市场的前沿趋势。他指出,在手机市场中,充电功率从传统的5W、10W、18W发展至如今的30W、65W、120W甚至240W,大功率快充是手机充电市场主流趋势。

慕尼黑
图:上海南芯半导体系统应用总监高建龙

 
在车载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和电动两轮车的普及,车载手机无线充电模块已经成为大多数中高端车型的标配,为了提升充电效率,部分车型与手机厂商合作,采用私有协议,充电功率达到40W-50W,大功率私有协议已成为未来一种趋势。

慕尼黑

高建龙重点介绍了南芯半导体推出的POWERQUARK系列,这款产品系列是国内首个隔离式反集成方案,集成了原边控制器、高压GaN、隔离通讯、次级SR控制器、协议五颗芯片,可以减少外围元器件数多达20颗,可以支持PD2.0/PD3.0、UFCS等多种主流快充协议。这个系列方案可广泛应用于PD 快充、适配器等场景,相关技术同时也可充分适用于车用市场。
 
现场,南芯半导体展台展示了基于该方案的65W 单C口,100W 2C1A 多口适配器参考设计。南芯还重磅推出了四款汽车新品解决方案,可以用于车载无线、有线充电、智能座舱、TBOX、ADAS等多场景。
 
欧姆龙:发力新能源汽车和智慧工厂领域,新款电子元器件助力客户产品落地
 
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欧姆龙电子部件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市场经理郝闻达重点介绍了欧姆龙对2023年电子元器件市场的前瞻和新品方案。今年,新能源汽车大热,欧姆龙重点展示了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车载继电器和车载开关产品。
 
 

慕尼黑
图:欧姆龙电子部件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高级市场经理郝闻达

 
郝闻达表示,欧姆龙电子部件上海有限公司在2022年取得了亮丽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医疗健康领域和半导体领域需求旺盛。2023年,欧姆龙制定战略,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重点关注四大领域:1、DC直流驱动装置率;2、DC直流基础设施设备;3、高频设备;4、远程+低压设备领域。
 
郝闻达介绍了此次重磅推出的交流继电器产品G9A,主要运用在光伏继电器,包括储能产品。相对于一般继电器产品这款产品有两大优势:一是体积小,内部接触阻抗低;二是在过大电流的场景下,它的温升控制得非常好。另外一款DC600V 50A的大容量双向开闭功率继电器G9KB,运用在碳中和领域的逆变器,产品优势是在600V直流电压下或50安培的电流情况下,切换寿命达到3000次,能够达到连接器才能达到的技术参数,一般继电器是无法达到的技术参数。
 
中科银河芯:看好AIoT和白色家电市场,三类中高端传感器比肩国际大厂
 
在2023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中科银河芯CEO郭桂良重点解读了2023年温度传感器、单总线芯片市场前景和技术发展趋势,并且介绍公司带来的新品和应用案例。

慕尼黑
左:中科银河芯CEO郭桂良

 
郭桂良对电子发烧友表示,他看好温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单总线类芯片的市场成长,其中温度传感器主要向小体积,高精度和低功耗方向发展。单总线类芯片产品主要应用在医疗耗材领域,该领域的终端产品对器件的可靠性要求极高,中科银河芯单总线类芯片产品出货量持续增长。
 
在这次展会上,中科银河芯带来了两大系列产品的展示,一是高精度温度传感器。中科银河芯展示了全新高精度数字温度传感器GXT110、GXT310,这两款产品的最小的体积做到0.7mmx0.7mm,分辨率达到16bit,瞬时功耗5uA,精度达到了±0.1℃,性价比极高,广泛应用在可穿戴产品、电池产品。本地加远程的温度传感器产品,中科银河芯的代表产品是GXTR304和GXTR308,这两款传感器精度可以对标国际传感器大厂,宽温范围本地精度达到±0.5℃以内,远程精度典型为±0.5℃,最大误差1℃,这两款产品主要应用于服务器领域。
 
郭桂良强调,今年AIoT和白色家电是公司聚焦的重点市场,公司已经成功与一些大客户的合作。他们对于2023年下半年的传感器市场充满希望,中科银河芯积累的多项模拟IC技术和产品,在市场需求恢复和上升周期,会真正爆发出来。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微信号zy1052625525。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zhangying@elecfans.com。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