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理论知识点总结 射频微波电路的应用

RF/无线

1785人已加入

描述

1. 什么是射频?

射频简称RF,是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

电磁波其实就是比较熟悉的概念了。

依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振荡的电场产生振荡的磁场,振荡的磁场产生振荡的电场。

电磁场在空间内不断向外传播,形成了电磁波。

下图可以大致体现体现这个过程,E代表电场,B代表磁场。

在轴上同一位置的电场、磁场的相位和幅度均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RF

通常情况下,射频(RF)是振荡频率在300KHz-300GHz之间的电磁波的统称,被广泛应用于雷达和无线通信。

2. 射频基本特征

为了描述给定射频信号,可以从频率、波长、幅度、相位四个角度出发。

2.1 频率和波长

电磁波的频率即电磁场振荡的频率。

波动具有周期,频率(f)即给定单位时间内的波发生的周期数,单位为赫兹(Hz)。

下图表示的是频率为10Hz的信号单位时间内的波形。

RF

波长(λ)即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在传播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即,λ = c / f。

相似频率的RF之间会相互干扰,因此有专门管理频谱的组织来分配使用频段,避免应用之间的互相干扰,规范RF的使用。

由于衰减等因素影响,低频电磁波一般能比高频电磁波传播更长的距离,因此经常被用来超视距雷达。

而高频电磁波能量高,穿透能力强,带宽更高,现在也被用于一些视距内的通信来缓解低频段拥挤的问题,例如mmWave通信。

2.2 振幅

RF的振幅信号即单个周期内电场振荡变化的度量,对于正弦波,可以用峰值①、峰-峰值②、均方根值来表示③。

RF

2.3 相位

相位即波周期中单个时间点的位置,在正弦波中通常用弧度表示。

RF

3. 调制

单纯的电磁波是没有意义的,为了达到通信的目的,我们需要对发射端的电磁波进行一些操作来达到承载数据的目的,这个操作就叫做调制。

稍微学术一点,为了达到通信的目的,RF信号必须具有一种携带信息的方式,调制即利用三个波特性(频率、相位、振幅)来达到修改RF信号、传输数据的目的。

调制又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下面分别介绍。

3.1 模拟调制

模拟调制包括发送带有模拟载波的模拟数字信号,最简单的模拟调制包括调幅(幅度),调频(频率),调相(相位)。

载波:被调制以传输信号的波形,通常为正弦波。

原始信号:

RF

RF

调幅(AM): 基础调幅过程: 调制信号与载波的最大振幅相加,再与载波相乘,结果如下:

RF

调频(FM):

直接调频:利用调制信号直接控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

间接调频:现将调制信号进行积分,然后对载波调相,最后通过n次倍频器得到最后的调制信号。调频可以通过调相间接得到。

RF

调相(PM):如间接调频,调相和调频经常一起发生。通过调制数据信号可以将载波的相位往前或者向后挪移。

RF

3.2 数字调制

数字调制指用数字信号对正弦或余弦高频振荡进行调制。最基本的调制方式包括:振幅键控(ASK)、频率键控(FSK)、移相键控(PSK)。

抗干扰能力:PSK>FSK>ASK

振幅键控(ASK):用数字调制信号控制,可以通过改变幅度本身,也可以通过简单地关闭、打开信号形成能量脉冲(开关键:OOK)。

RF

频率键控(FSK):FSK用二进制数据调制载波的频率,形成具有明显变化的频率来表示数据位。

RF

移相键控(PSK):用数字调制信号的正负控制载波相位,如,数字信号的振幅为正时,载波起始相位取180°,为负时,相位取0°。

RF

在高速系统中,以符号表示单个1或0的格式传输数字数据非常慢,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需要借用更复杂的调制形式,用单个符号来表示几个位。

正交相移键控(QPSK):又称四相相移键控,利用载波的4中不同相位差来表征输入,规定45°/135°/225°/275°四种载波相位,每种相位代表两个bit的组合,如图所示。

RF

要进行扩展也很容易,增加更多的相位点,就可以产生更多的符号,增加数据速率。

除了增加相位点,也可以通过增加幅度调制来进一步增加数据表示的维度,增加数据传输的效率。

正交幅度调制(QAM):调制过程中,同时以载波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来代表不同的比特编码,将多进制与正交载波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高频带利用率。下图是16-QAM的示例图。

RF

对于数字调制来说,采用的是离散的数字量来控制载波相位和幅度的变化,因此其在极坐标上的状态表示为一个个离散的点

这些点根据不同的调制方式而组成不同的图案,这些图案有时又称为星座图(Constellation)。上图即为16-QAM的星座图。

IQ调制技术

以上所提及的所有数字调制方式,基本上都是通过IQ调制实现的(如何实现见Understanding I/Q Signals and Quadrature Modulation),I是in-phase(同相), q是 quadrature(正交)。

IQ调制就是数据分为两路,分别进行载波调制,两路载波相互正交(相位相差90°)。

数字IQ调制完成了符号到矢量坐标系的映射,映射点一般称为星座点,具有实部和虚部。

该矢量坐标系也可以称为IQ坐标系。

在IQ坐标系中,任何一点都确定了一个矢量,可以写为(I + jQ)的形式,数字调制完成后便可以得到相应的I 和 Q 波形,因此数字调制又称为矢量调制。

RF

上图显示了BPSK、QPSK、16-QAM、32-QAM的星座图。

一般情况下,信号在星座图上每个状态承载的数据内容被称为1个符号(Symbol),每个符号对应星座图上的一个状态,不同状态间的变化速率就叫做符号速率(Symbol Rate),有时又称为波特率(Baud Rate)。

4. 扩频

扩频(Spread Spectrum,SS)是将传输信号的频谱(spectrum)打散到较其原始带宽更宽的一种通信技术,常用于无线通信领域。

扩频具有以下优点:

① 对各类噪声如多径失真具有免疫性;

② 可用于隐藏和加密信号。接收方必须知道扩频码,才可恢复原始信号;

③ 多个用户可独立使用同样的较高带宽,且几乎无干扰。

目前主流的两个扩频技术是跳频扩频和直接序列扩频。

4.1 跳频扩频(FHSS)

用一定的扩频码序列进行选择的多频率频移键控调制,使载波频率不断跳变。

发送方用看似随机的无线电频率序列广播信息,并在固定时间间隔内从一个频率跳到另一个频率,接收方接收时也同步跳转频率。

4.2 直接序列扩频(DSSS)

用高码率的扩频码序列在发送方直接扩展信号频谱,而接收方则用相同扩频码序列进行解扩。

01

无线电频段划分

RF

一般情况下,射频/微波频段分为 米波(10-1m,30-300MHz),分米波(波长10~1dm,频率300~3000MHz)、 厘米波(波长10~1cm,频率3~30GHz)和毫米波(波长10~1mm,频率30~300GHz)四个波段。

其后是亚毫米波、 远红外线、 红外线、 可见光。

RF

02

研究方法 -- 微波技术

RF

具体地,微波技术包括信号的产生、 调制、 功率放大、 辐射、 接收、 低噪声放大、 混频、 解调、 检测、 滤波、 衰减、移相、 开关等各个模块单元的设计和生产。

研究电磁波沿传输线的传播特性有两种分析方法。

一种是“场”的分析方法

即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在特定边界条件下解电磁波动方程,求得场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电磁波沿线的各种传输特性;

另一种是“路”的分析方法

即将传输线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用基尔霍夫定律建立传输线方程,求得传输线上电压和电流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电压和电流的各种传输特性。

用上述两种方法的结果是相同的,取决于哪个更方便。

在射频/微波频率范围内,模块的几何尺寸和波长相似,分布参数的概念始终贯彻于工程技术的方方面面。

“结构就是电路”是射频/微波电路的显著特征。

射频/微波电路的设计目标就是处理好材料、结构与电路功能的关系。

03

射频/微波的核心问题

RF

射频铁三角: 频率,阻抗,功率

这三者是核心指标,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

RF

频率

频率是射频/微波工程中最基本的一个参数,对应于无线系统所工作的频谱范围,也规定了所研究的微波电路的基本前提,进而决定微波电路的结构形式和器件材料。

直接影响射频/微波信号频率的主要电路有:

信号产生器:用来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如点频振荡器、机械调谐振荡器、 压控振荡器、 频率合成器等。

频率变换器:将一个或两个频率的信号变为另一个所希望的频率信号,如分频器、变频器、 倍频器、 混频器等。

频率选择电路:在复杂的频谱环境中,选择所关心的频谱范围。

经典的频率选择电路是滤波器,如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 高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等。

近年发展起来的高速电子开关由于体积小,在许多方面取代了滤波器来实现频率选择。

在射频/微波工程中,这些电路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相互组合,还可以与其他电路组合,构成射频/微波电路子系统。

这些电路的测量仪器有频谱分析仪、频率计数器、功率计、网络分析仪等

功率

功率用来描述射频/微波信号的能量大小。

所有电路或系统的设计目标都是实现射频/微波能量的最佳传递。

影响射频/微波信号功率的主要电路有:

衰减器:  控制射频/微波信号功率的大小。

通常由有耗材料(电阻性材料)构成,有固定衰减量和可调衰减量之分。

功分器:  将一路射频/微波信号分成若干路的组件,可以是等分的,也可以是比例分配的,希望分配后信号的损失尽可能小。

功分器也可用作功率合成器,在各个支路口接同频同相等幅信号,在主路叠加输出。

耦合器:  定向耦合器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器。

通常是耦合一小部分功率到支路,用以检测主路信号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分支线耦合器和环形桥耦合器可实现不同相位的功率分配/合成,配合微波二极管,完成多种功能微波电路,如混频、变频、 移相等。

放大器:提高射频/微波信号功率的电路,在射频/微波工程中地位极为重要。


用于接收的是小信号放大器,该类放大器着重要求低噪声、高增益。用于发射的是功率放大器,对于该类放大器,为了满足要求的输出功率,可以不惜器件和电源成本。用于测试仪器的放大器,完善和丰富了仪器的功能。

阻抗

阻抗是在特定频率下,描述各种射频/微波电路对微波信号能量传输的影响的一个参数。

电路的材料和结构对工作频率的响应决定电路阻抗参数的大小。

工程实际中,应设法改进阻抗特性,实现能量的最大传输。

所涉及的射频/微波电路有:

阻抗变换器:  增加合适的元件或结构,实现一个阻抗向另一个阻抗的过渡。

阻抗匹配器:  一种特定的阻抗变换器,实现两个阻抗之间的匹配。

天线:  一种特定的阻抗匹配器,实现射频/微波信号在封闭传输线和空气媒体之间的匹配传输。

03

射频微波工程基础知识

RF

关于分贝dB的基础概念

通常情况下,射频/微波电路用波的概念来描述能量的传递,用功率而不用电压或电流。

由于便于测量和运算,分贝用的最多。

RF

dBm:功率相对于1mW的比值;

dBw:功率相对于1W的比值;

dBi,就是天线相对于一个全向点源天线的增益比值

更多dB

RF

功率对应关系表

RF

03

常用的射频微波接头

RF

各种电路模块需要用接插件连接起来。

这种连接可以是硬连接,也可以通过电缆软连接。

电缆分为柔性电缆、软电缆和半刚性电缆。

工程中的具体选择由总体结构、 成本与性能等因素决定。

RF

这些接头都是阴—阳配对使用。

旋接时一手捏紧阴头端,另一手旋转阳头端螺套,使接头插针沿轴向拔出或插入,不应旋转阴头端,以免损伤插针和插孔。

接头另一端焊接射频/微波电路或与合适的电缆相接。

03

射频微波电路的应用

RF

射频/微波电路的经典用途是通信和雷达系统。

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当数个人通信系统,当然,导航、遥感、 科学研究、 生物医学和微波能的应用也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下面归纳出射频/微波电路的各种用途,并给出几个应用实例。

无线通信系统:

空间通信,远距离通信,无线对讲,蜂窝移动,个人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卫星通信,航空通信,航海通信,机车通信,业余无线电等。

导航系统:

微波着陆系统(MLS),GPS,无线信标,防撞系统,航空、航海自动驾驶等。

遥感:

地球监测,污染监测,森林、农田、 鱼汛监测,矿藏、沙漠、 海洋、 水资源监测,风、雪、冰、凌监测,城市发展和规划等。

射频识别:

保安,防盗,入口控制,产品检查,身份识别,自动验票等。

广播系统:

调幅(AM),调频(FM)广播,电视(TV)等。

汽车和高速公路:

自动避让,路面告警,障碍监测,路车通信,交通管理,速度测量,智能高速路等。

传感器:

潮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长度传感器,探地传感器,机器人传感器等。

电子战系统:

间谍卫星,辐射信号监测,行军与阻击等。

医学应用:

磁共振成像,微波成像,微波理疗,加热催化,病房监管等。

空间研究:

射电望远镜,外层空间探测等。

无线输电:

空对空,地对空,空对地,地对地输送电能等。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