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对话,为什么让人上头?人工智能来了?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小杜,在呢,播放音乐~

不知不觉,与智能助手的对话,成为了日常沟通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家里亦或是车里,总有一个助手与我作伴。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名字“铁蛋”。

恰巧近期重温了《小灵通漫游未来》,整个人不自觉就融化在小时候看这连环画时那种惊奇的回忆中,再一次萌生了去书里找找那时候,是否有关于语音识别的畅想。
现实生活中的“铁蛋”形态各异,有放在书桌上的台灯,有放在客厅的音响,有业务大厅伫立的柜机,有汽车大屏里的人机,它们有一个共通点,就是拥有强大的语音识别和交互能力,听得懂人话,识别成功率高,反应速度快,这些重要因素将成为你会不会和它们对话的前提。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就是关于语音识别****测试的方案,这套方案针对智能产品和车载交互系统,提供一套语音识别的测评方法,从而为语音识别系统的质量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尽管现在的语音对话还不够完美,总有不同程度的错误,所以我们才会不断去测试,模拟,优化,调整,

即便「完美」是遥不可及的彼岸,对我们而言,也是心中仍时常凝望的那盏绿灯。
惯例,在看一个测试项目之前,先去看标准——

语音识别测试的参考标准主要有2个,国标GB/T 21023和电信终端产业协会的标准 (起草单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初次阅读时则被这个标准的时间所触动,那是2007年,布局很早啊~

节省时间,我替粉丝们阅读总结,里面提到的测试项目包括下列:

• 唤醒率 / 识别成功率

• 误唤醒率

• 响应时间

• 测试环境

而且针对智能产品和车载交互系统,不同的测试环境都有不同的具体要求。
众所周知,这些年智能设备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已经摆脱了传统物理按键。记得测测有一次去闺蜜家,她家的马桶都是需要语音交互才能发挥功能的。这真的有点让我很“社死”。哎,这令人窒息的 设计感

言归正传,来看看智能设备语音识别测试的环境:

• 唤醒源和被测品距离: 1/3/5m

• 噪声源距离和多个角度: 1.5m

• SNR >=15dB

汽车

信号源和环境噪声声压的具体要求如下——

汽车

举一反三的同学在这里就会举起右手,准备提问了。

像智能音箱这种,标准对测试环境有要求,被测品和播放唤醒词的声音源之间的距离, 和背景噪声要达到指定的声压等等,非常明确。

但问题来了,我们如何确保环境能满足标准里的声压要求呢?

很简单,那我们就对环境做校准啊~~~

测试前我们需要对环境进行校准,大概流程如下:

1)在被测品位置放置标准麦克风

2)调整播放唤醒词的声音源声压,直到满足标准要求

3)调整背景噪声的声压,直到满足标准要求

4)最后保存校准数据即可

汽车
当被测品是车载交互系统时,标准对测试环境也有明确要求,不过思路和智能产品一样。比如被测品和播放唤醒词的声音源之间的距离, 和背景噪声要达到指定的声压。

车载交互系统语音识别测试的环境:

• 人工嘴声压: -4.7dBPa

• 背景噪声: 喇叭 x 4 + 低音喇叭 x 1

汽车

噪声声压具体声压如下——

汽车

同样,为了确保环境能满足标准里的声压要求,我们在车载交互系统测试前也需要对环境做校准。

大概流程如下:

1)在被测品位置放置标准麦克风

2)调整播放唤醒词的声音源声压,直到满足标准要求

3)调整背景噪声的声压,直到满足标准要求

4)最后保存校准数据

汽车

看,和上面的流程一模一样。

这时候,或许你会想,如果有一套软件能hold住整场,是不是有这个可能?
作为ETS软件部门,开发了一套又一套的好用、实用软件。这次就让我们透过软件感受测试。此番带来,想必会为语音识别测试体系增添新的主角。

/FOR TEST/

****第一步 ,填写唤醒词 ***

填写唤醒词 (选择男/女声,语速, 高低音)或改用自己的语音库。

汽车

*第二步 ,写反馈字

填写反馈关键字 (比如,在, 嗯,你好..)。

汽车

****第三步,选场景 ***

校准不同噪声的场景并选择测试环境。

汽车

****第四步,参数设置 ***

设置循环次数和门限

汽车

****第五步,整起来 ***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开始测试

汽车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