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下点过程中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下电波形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简介

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电器,其电源可能每天都要经历“下电”的过程,比如关灯、电脑关机、关电视、关空调等。电源需要稳定的关机过程,即电源平稳地将输入电压(VIN)降至0V,这样可以避免意外的过冲。而要判断电源“下电”是否稳定,可以细分成 3 点:单调下降无回勾、无负过冲、无反弹,就像这样。

 

这 3 点也对应着 3 种典型波形,分别命名为 R、G、B, 它们组成了各种各样的奇怪波形。

R 类波形

网络终端

图 1: R 类波形

这类波形可以再分成 I 型和 II 型:

 

使用一个LLC电力供应的DC快速仓储系统最大电力密度

Learn more about the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and see how MPS solutions can help your infrastructure

文章 网络终端

如何利用MP5515预防突发电源故障

MPS 多样的能量管理解决方案将为您的设备供电与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应用模块 网络终端

光网络终端(ONT)设备

MPS 创新且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可以为您的光网络终端设备设计提供更佳的电源管理。

文章 网络终端

正确选择 MOSFET 以优化电源效率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精确的数学建模来选择合适的 HS-FET 和 LS-FET 比率,从而实现最优电源效率。

R 类 I 型

是由于 DC-DC 重启造成的,由于输出电压下跌,当降到负载的带载电压时,其电流会突然减小,这时 DC-DC 的输入端线路感抗上的多余能量无处释放,最终会将输入电压抬起,超过 DC-DC 芯片工作点之后, DC-DC 重新工作,导致下电波形出现回勾,不单调。只要检测 SW 端有没有 Switch,就能判断是否属于此类。

网络终端

图 2: R 类 I 型线路寄生感抗

此类波形相对比较好处理,通常 DC-DC 芯片的规格书都会对启动和回差电压做规定。比如 MPS 公司的 MPPM 3683-7:

网络终端

图 3: MPPM 3683-7 规格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让 DC-DC 稳稳地刹住车:

减小输入电压反弹,比如优化输入滤波,减小输入感抗,选择更大容值,更小 ESR/L 的输入电容,并让输入电容尽量靠近电源芯片端。

通过合理设置 EN 上下分压电阻使得输入下跌至 UVLO 前,关闭 EN,彻底打消 DC/DC 开关 Switching 重启的念头。

R 类 II 型

是由于负载突然减小,DC-DC 内部输出电感或者输出线路电感存储的多余能量无处释放,最终会将输出电压短时抬高。

网络终端

图 4: R 类 II 型线路

此类没有更好的解法,只能是靠优化线路,降低线路上的感抗,增大负载端电容来压低反弹。

G 类波形

网络终端

图 5: G 类波形

它也可以再分为 I 型和 II 型:

G 类 I 型

I 型是由于 Buck 电路下管在下电的时候没有关断,电感电流持续反向造成的,此种情况在空载或轻载时较为常见;为了避免此类问题,通常芯片会在关机时增加过零点检测,判断下管电流反向过0时主动关断下管,通常称为 ZCD 点, 此举能有效阻止关机时产生负向过冲。

网络终端

图 6: 防止 G 类 I 型的负过冲

G 类 II 型

是由于输出线路寄生感抗造成的,此种情况在重载或者输出短路故障时更易出现。此时我们就需要尽量减小输出线路感抗,增加负载端电容,并使其更靠近负载来减轻症状。

网络终端

图 7: 降低 G 类 II 型线路寄生感抗

B 类波形

网络终端

图 8: 重载下的 B 类波形

此类波形经常出现在重载关机时,所以往往会被误认为跟 R 类波形类似,都是线路感抗造成的。但是,这个反弹出现的时间非常晚,线路感抗的影响通常都是 us 级的,而对比此类输入电压波形,你会发现第一次关机后,其反弹的速率非常慢,达到 ms 级,甚至几十 ms!

此类波形的出现机理跟 R 类、G 类是完全不一样的,其来源于电介质的吸收效应。如果输入电容的放电电流开始很大,突然切到基本为 0,电容器中的电介质会将之前吸收的部分电荷再缓慢释放,当其再次达到电源芯片的开机电压点时,就会造成输出电压反弹。

这种情况也可以通过 EN 下电,来提高输入电压的欠压保护点和保护回滞,如 R 类 I 型波形的处理方法,使其反弹电压不至于高过开机点而造成重启。或者直接加一些静态负载来消耗这部分电荷,都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结语

本文分析了电源下点过程中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下电波形,以及如何优化这三种波形从而提高稳定性和防止负过冲。

        责任编辑:彭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