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机定子绕组技术解析

工业控制

1207人已加入

描述

1  驱动电机定子绕组的定义与功能

定子绕组是新能源车用驱动电机的动力心脏,通常指由多个线圈或者线圈组通过不同的绕制方式构成的对称电路连接回路。由联合电子自主开发的分离式驱动电机定子绕组。在驱动工况下,当外部的电能通过高压线束连接到定子绕组的输入端子时,定子绕组可以将输入的电能转换成磁能并存储在定转子气隙中,最终转换为机械能提供驱动力。

2  驱动电机定子绕组技术的发展

电机绕组的发展史,就是研究如何将更多的铜导体更方便地嵌入到定子铁芯槽内的过程,从而实现更高的槽满率(槽满率是表征驱动电机绕组技术的关键指标,本文中定义为裸导体截面积除以铁芯槽截面积)。从驱动电机定子绕组技术的发展历程看,可以将其划分为第一代径向嵌装绕组技术与第二代轴向嵌装绕组技术。

第一代绕组技术:径向嵌装绕组

径向嵌装绕组是指将铜导体绕制成型后,沿定子铁芯齿部的极靴口将绕组从径向方向装配进铁芯槽内。

从1888年开始,工业电机上应用的主流绕组技术均为径向嵌装绕组,初期绕组技术以分布式圆线径向嵌装绕组为主,1942年又逐渐衍生出集中式圆线径向嵌装绕组,随后到1995年发展出集中式扁线绕组以及分布式波绕扁线绕组。

随着新能源车用驱动电机市场的发展,上述工业电机领域的绕组技术被逐一应用到驱动电机领域,如下表1所示为驱动电机典型径向嵌装绕组中分布式圆线绕组、集中式扁线绕组、分布式波绕扁线绕组的主要性能对比(所有的性能对比均为换算到相同电磁设计方案下的典型值):

驱动电机

表1  典型径向嵌装绕组的性能对比  

然而,对于径向嵌装式绕组技术,由于其铁芯槽口极靴形状的结构设计受限,会直接影响到电机的峰值/持续特性以及NVH性能,此外在生产工艺上往往还需要手工介入调整,难以实现高节拍(60s以内)的自动化生产。

第二代绕组技术:轴向嵌装绕组

从1958年开始,随着绕组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第二代轴向嵌装绕组技术开始进入市场应用,初期的轴向嵌装绕组也主要应用在大中型工业电机中。

轴向嵌装绕组是指将半成型或者未经预成型的扁铜线导体,沿定子铁芯的端面槽口将绕组从轴向方向装配进铁芯槽内。

轴向嵌装绕组的第一个技术分支:   Hairpin绕组

1995年以来,随着新能源车用驱动电机市场的发展,雷米、电装、日立、LG、联合电子、博世等电驱供应商吸收了工业电机中的轴向嵌装绕组思想,相继开发了“发卡”式Hairpin扁线绕组应用于驱动电机,这属于轴向嵌装绕组的第一个技术分支。

Hairpin绕组工艺是先将扁线绕组预成型为“发卡”式结构,沿轴向整体装配进定子铁芯槽内。

由于轴向嵌装绕组不受极靴形状的影响,可以大大减少绕组嵌装所需的装配预留空间和导体间隙,其槽满率可以达到70%左右(目前市场上已批产Hairpin产品的最高槽满率为69%),Hairpin绕组凭借其优异的功率,扭矩与效率性能迅速占领主流技术市场。

轴向嵌装绕组的第二个技术分支:   I-Pin绕组

1966年开始在大型工业电机中的出现的I-Pin绕组结构同样也被联合电子、博世等电驱供应商应用到电驱动领域,这属于轴向嵌装绕组的第二个技术分支。

I-Pin绕组成型思路是扁线导体不经过预成型,直接将直扁线导体沿轴向嵌装在铁芯槽内(如图7,图8所示为联合电子开发的分布式驱动电机I-pin绕组)。

由于I-Pin绕组无需预成型且为单槽装配,可以进一步降低绕组的装配预留空间,其槽满率可以达到74%左右(以联合电子目前已批产的I-pin产品为例),具有更为优异的功率,扭矩与效率性能。

表2所示为驱动电机典型轴向嵌装绕组中Hairpin绕组、Ipin绕组的性能对比(所有的性能对比均为换算到相同电磁设计方案下的典型值):

驱动电机

表2  典型轴向嵌装绕组的性能对比  

是Hairpin绕组还是I-pin绕组,两者在结构和工艺可制造性上互有优劣,但是其绕组技术殊途同归,都是通过提高绕组的槽满率来提高驱动电机的功率、扭矩与效率性能,用来满足电驱动市场日益严格的技术要求,这也是驱动电机绕组技术发展的本质所在。

3  联合电子开发的轴向嵌装绕组平台

联合电子开发的轴向嵌装绕组包含I-Pin绕组以及Hairpin绕组,其中I-Pin绕组平台已率先实现批产。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