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比突破15%,COB迎来“爆发期”

描述

相较于MIP的“高调”,COB在2023年的第二个季度稍显“低调”。但事实上,COB正迈入占比快速上升,应用领域加速落地的爆发期。

高工LED注意到,在此前举行的北京InfoComm China 2023上,近半数的厂商都展出了其COB显示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COB正深入人心,以前相对较高的技术门槛也在被更多的厂商突破。

高工产研LED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COB显示销售额超过了15亿元,在全年LED显示整体销售下滑的背景下,COB市场仍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GGII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LED显示屏市场规模约为493亿元,其中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规模约为176亿元。

以此测算,2022年COB显示占整个小间距LED显示的约8.52%。

但GGII认为,随着微间距显示技术工艺的逐步发展和成本的下降,未来几年COB显示细分市场将持续保持30%以上的增速。

1   群雄毕至  COB渗透率持续提升

回望LED显示发展的历史,技术创新尤其是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在产业发展的每个关键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价值。

尤其是在小微间距显示时代,MLED是小微间距显示发展的主流方向,COB技术则是MLED的尤其是未来MicroLED最佳技术路线。

目前市场上小间距 LED显示产品的生产以SMD技术为主,但随着LED显示产品向更高像素密度、更小像素间距不断发展,COB技术已成为微小间距LED显示的变革方向,渗透率持续提升。

“COB其实是一种颠覆式创新,在行业内有一定革命性的提升。它是将中游的封装技术和下游的显示技术两个融合,即将产业链的中游和下游进行融合。”雷曼光电董事长李漫铁曾对高工LED表示,采用COB技术和SMD技术的P1.2的产品在成本上已经势均力敌。到了P0.9,COB的综合应用成本已经远远低于SMD。点间距越小,COB的综合成本优势就越明显。

另一位不远具名的显示模组大厂负责人也表示认同李漫铁的观点,“尤其是到了P1.0以下,COB的技术优势会更加明显。”

高工LED在近两年的调研中也发现,不管是从展会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展出COB产品,还是从市场的情况来看,下游客户对COB显示的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广袤的市场空间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显示屏和封装模组厂商跨入COB阵营。

3月17日,兆驰晶显举行了1100条COB生产线的签约仪式并对外明确了全新的战略——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大的COB显示面板厂,扛起COB显示普及的大旗

据高工LED调研了解,兆驰晶显在2021年就建设了有100条产线线,2022年为止是600条产线,在2023年预计是扩充到1600条线到1700条线,未来兆驰晶显将超过5000条线

紧随其后,3月28日,山西高科华烨集团在长治隆重举行了总体投资60亿元的COB新型显示项目启动仪式。

此外,2023年以来,洲明的COB产品已在行业内实现自研自产自销规模领先。如今,洲明的Mini/Micro产品实现了P0.3—P4.0应用场景全覆盖。

再到今年各大展会上,COB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展台上,COB的爆发之势已不可阻挡。

2   良率提升 成本下降 COB优势凸显

一直以来,COB普及的主要障碍就是良率和成本。

但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工艺的不断进步,COB显示良率快速提升,伴随着良率的提升和出货的增加,其成本也快速下降。

雷曼光电COB产品的良率就从2019年的95%提升到了2022年超过98%。

此前,雷曼方面就宣布,其在上海久事公交集团智能分析指挥中心投入使用的雷曼COB超高清显示产品首个落地项目,至今平稳运行5年的时间

而COB(chip-on-board)的诸多技术优势也决定了COB将更快在微小间距显示领域开疆拓土。

首先,采用COB封装的LED显示屏由于热量直接通过PCB板快速散出,热阻值小,所以显示屏可以在更低温度下工作,具有散热能力强、功耗低、寿命长等特点

其次,采用COB封装的LED显示屏由于发光芯片之间没有物理隔阂 ,单位内显示像素更多,所以可以实现更小间距,画面更清晰,显示更饱满,色彩更充足,细腻度更高,具有间距更小、画质更优、视角更广等特点

再者,采用COB封装的LED显示屏由于一体化的模组设计,省去了SMD封装的LED屏需要的多个流程和器件,减少安装空间和重量,简化安装步骤和方式,具有成本更低、安装更简便、维护更方便等特点

在联建光电看来,倒装COB封装技术,在电气连接性、表面平整度等方面,均优于SMD和IMD,更为关键的是,可以搭载更小尺寸芯片,是未来Micro LED产品的重要技术前提。

在COB显示市场爆发之时,如何帮助COB显示摆脱高价的标签,快速提质降本,这也是市场和用户真正需要的。

在谈及公司 COB 产品未来成本下降的路径时,雷曼方面表示,一方面是公司自身持续进行技术升级,优化产品设计,梳理工艺流程,降低制程成本;另一方面是通过行业上游友商的努力,降低原材料供应成本;第三是持续释放产能,实现规模效应。预计未来成本下降幅度有可能达到每年 10%-20%。

GGII预计,随着更多的厂商加入COB阵营,伴随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2023年COB显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25亿元大关,占整个小间距显示市场的份额超过15%。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