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NET转TCP/IP网关profinet接门定义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大家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款自主研发的通讯网关,捷米JM-PN-TCPIP。这款网关可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PROFINET从站功能,让它在通讯领域独领风骚。想知道这款网关如何实现PROFINET和TCP/IP网络的连接吗?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这款网关可以连接到PROFINET总线中作为从站使用,同时还能连接到TCP/IP网络中,作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它到底是如何实现两边数据的传输呢?别急,这就告诉你!

TCP

1, 网关在PROFINET一侧和TCP/IP一侧分别进行数据的读写,并将数据存入各自的缓冲区。别小看了这个缓冲区,它在网关内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缓冲区的数据达到一定量时,网关就会将其进行交换,从而实现两边数据的传输。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网关没有这个缓冲区,每次数据传输都需要直接对接,那效率得多低啊!有了这个缓冲区,数据传输就像是坐上了高铁,畅通无阻!

网关配置及操作

要使网关实现正确的功能运行,需要如下几个步骤:

使用TCPConfig8软件设置网关的TCP/IP网口参数。

在PROFINET主站软件上配置网关。

以下章节对所有操作流程进行详细描述:

5.1设置网关的TCP/IP网口

2, 打开TCPConf8软件后,点击“连接”,可以与网关建立TCP连接,进而修改TCP/IP接口的IP、端口号等参数。

TCP

注3, 意“目标地址”是网关的TCP/IP接口IP地址,出厂默认IP地址是“192.168.1.200”。如果需要修改TCP/IP的IP地址,首先要用电脑与网关建立连接,然后点击图中的“修改IP参数”即可。

网关的TCP/IP接口最大支持建立8个连接,在下图中分别对应“设备端口1”~“设备端口8”。

TCP

远4, 端端口:指的是对端TCP/IP设备的端口号。远端IP:指的是对端TCP/IP设备的IP地址。

5.2配置网关的PROFINET从站

在博途中新建一个项目,通过“选项”——“管理通用站描述文件”添加网关的GSD文件。

TCP

5, 选择GSD文件所在的目录,点击安装:

TCP

6, 在“设备和网络”中添加网关

TCP

7, 给网关分配PLC,构建Profinet链接

TCP

8, 双击网关的图标,进入设备视图,设置网关的IP地址、子网掩码、设备名称。

TCP

9, 在线访问----修改实际PLC和网关的IP地址和名称(IP地址要和实际的PLC地址在同一网段,名称要和网关一致)

TCP

10, 配置读写数据

TCP

11, 将程序编译下载即可实现S7-1200读写MODBUS设备的数据。

5.3启动网关运行

5.3.1网关的控制字

12, 网关在PROFINET一端配置数据长度时,网关内部占用3个字的输出,用于对网关TCP/IP一侧通讯的控制。

Word1:发送数据长度,以字节为单位。Word2:通讯控制字

5.3.3启动网关的TCP/IP客户端

输入输出各预留3个字的控制字和状态字

输入输出各组态30个字节的数据。

TCPTCP

5.3.4启动网关的TCP/IP服务器

13, 网关的拨码第1位拨到OFF,表示网关做为TCP/IP服务器运行。

运行PROFINET主站软件,如下图进行组态:

输入输出各预留3个字的控制字和状态字

输入输出各组态30个字节的数据。

TCPTCP


14, 网关每次收到新的数据包,会将“接收计数器”加1,方便用户判断是否有新的数据。在接收到数据之后,如果需要网关回复数据,可以将控制字由“0x0000”变为“0x0100”,数据发出一次。

5.3.5启动网关的全双工模式

15, 网关的拨码第1位拨到ON,表示网关做为TCP/IP客户端运行。

运行PROFINET主站软件,如下图进行组态:

输入输出各预留3个字的控制字和状态字

16, 输入输出各组态30个字节的数据。

可以使用全双工模式定时发送,如下图发送数据长度写“4”,控制字写“0x0700”,定时发送间隔写“50”,表示按全双工模式定时发送,每50ms发送一次4字节的数据包,也可以按照全双工模式下的触发方式发出数据,当每次控制字由“0x0400”变为“0x0500”的时候,数据发出一次。

TCP

17, 说了这么多,这款捷米JM-PN-TCPIP通讯网关的功能和特点已经呼之欲出了。它不仅实现了PROFINET和TCP/IP网络的连接,还通过缓冲区实现了高效的数据传输。这不仅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便利,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你对这款通讯网关感兴趣,不妨点赞文章,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如果你对视频内容有任何建议或意见,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让我们一起见证科技的力量,期待未来的更多惊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