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oost电源中该怎样去选择电容的型号和电容容量呢?

电源/新能源

3447人已加入

描述

我们之前了解过电容的作用,不外乎储能、滤波等作用。那么在Boost电源中又该怎样去选择电容的型号和电容容量呢?

首先整理一下Boost电源拓扑,有输入输出电容,那么先从输入电容聊起。

ESR

在电源的输入端,电压源其实是在很远的地方,有一段很长的路径,是没有办法提供快速变化的电流。那么在实际的电路中为何不能提供快速响应的电流呢?

实际电路工程中,输入电源很有可能离电源IC有很长的距离,这段距离其实是要通过走线连接起来的,其实走线越长,线路上的电感越大。实际上在电压源到Boost电路输入端串了一个电感,根据电感的特性,流过电感的电流不能突变,意味着输入电源不能快速响应Boost电流需求。为何走线越长电感越大?电感越大产生什么影响?

ESR

其中,W:走线宽度,l:走线长度,走线铜箔厚度影响较小

从公式发现PCB走线长度减少1/2,电感也减少1/2;而走线宽度增加10倍,电感才能减小1/2。如果PCB走线过长,走线电感量增加,在开关频率的影响下会造成电压与电流波形产生尖峰振铃,当尖峰足够大时会损坏开关管等风险。足以证明在实际工程中电源走线短粗对性能的影响。

输入线路中串入了电感,那在这段路径中随着电流的变化就存在感应电动势,电感的特性还会阻碍电流的变化,使输入到Boost电路输入端的电流不能快速响应负载的变化。

ESR

如图所示,铜厚1盎司,线宽100mil,走线长度10mm的电感量是5.21nH。这样的电感量也能阻碍电流的变化,但并不能让电流不能变化,这样对于动态电流还是能响应,如果线路电感越大,电流的响应就越慢,所提供的电流波形也就越平滑。

走线电感控制的越小,但还是不能忽略它的存在。工程中还是要做极限最坏考虑,电源输入的电流近似看成是恒定不变的,那么Boost输入需要的动态电流完全由输入滤波电容来提供。

既然要有输入电容的存在,那输入电容的容值该如何计算呢?

通过以上分析Boost输入滤波电容有储能的作用,我们了解电源上都存在相应的纹波,电压源经过走线路径,电源上的纹波会有所增加,那么输入电容另一个作用滤除这些滤纹波。其实输入电压纹波的大小也就是输入电容上纹波的变化,那么就需要了解输入电容在这个过程中干了些什么活。

输入电容随Boost电源不断开关进行充电和放电。这个过程中电容储存的电荷量就会发生变化,由公式Q=CUq来看,Uq的电压随着电荷量的变化而变化,也是一个动态的电压。充放电的过程中就有电流的流过,而实际的电容不可能是理想的,有相应的等效模型。从电容的等效模型中看,存在等效串联电阻和电感(忽略等效电感),电流流过它们时会产生Uesr。

ESR

所以输入纹波电压由两部分构成ΔU=Uq+Uesr。

首先来看电容电荷量变化产生的压降Uq如何产生。

ESR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节点电流之和等于0,那么对于A点来看,输入电流经过A后分别流入电感和输入电容。那么随着Boost电感电流的变化量必然等于电容电流的变化量。

仿真探测电感和电容电流变化波形如下图;

ESR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A节点电流和等于0,由仿真图可以看出,电感电流增大,输入电容电流减小,那么输入电容电流的变化等于电感电流变化ΔL。

ESR

由上图可知,电容电流波形在整个开关周期内的平均值为0,充电和放电在一个周期中各占1/2,在图中充电部分面积和放电部分面积相等,那么在充电或放电的电荷量Q=I*t,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一个周期内电容电流变化量是ΔL,那在电容在充电1/2T周期中电流的变化量是1/2ΔL。

综合以上就可以计算输入电容的表达式;

充电时间:1/2T 充电最大电流:1/2ΔL

充电电荷量Q=充电三角形面积=1/2*底*高=1/2*充电时间*最大电流

ESR

电容的等效图中可以发现,电容是存在等效电阻ESR,那么在一个周期中,也必然由电流流过等效电阻ESR,那也会存在压降Uesr,从电容的波形图看出,在一个周期中电容充放电,电流也是动态变化的,那么平均电流也是ΔL。

ESR

从表达式可以发现纹波电流的大小与电感量、开关频率、输入电容值等相关,在选择的过程中要综合实际使用情况,一般有使用陶瓷电容和电解电容,但这两者的特性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陶瓷电容ESR小,容量小,电解电容ESR大,容量大,一般情况会在电源输入端并电解电容和陶瓷电容。

实际工程中,我们更关心输出纹波的大小,因为这直接关乎到负载的稳定性。相同的原理,输出纹波的大小也取决于电容电荷量的变化和电容等效电阻的决定。

开关管导通截止的一个周期中,开关管导通时,负载电流由输出电容提供,那么电容的放电量Q

ESR

总结回顾

1、可以了解到输出纹波的大小与输出电流Io、输出电容值Co,输出电压Vo相关,电容值增加,电压纹波会减小;同理,开关频率增加,电压纹波也会减小。

2、输入输出电压纹波很重要。输入电压多为DC/DC芯片提供能量,在输入引脚处增加大陶瓷电容,既能提供去耦,又具有大电容的能力,抑制输入电源纹波。输出纹波会影响负载的稳定性,若负载是CPU处理器,需要非常低且精度调整快的电压,那对输出的电源提出了高的要求。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