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宏图智慧生态大数据平台提高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效率

描述

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一次次提醒人们必须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到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中国始终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全国生态日”独特性的提出,正式标志着学习文明思想,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的起点。

回望来路,筚路蓝缕。从20多年前浙江安吉县成功转型,到2005年8月15日,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两山论”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航天宏图一直积极顺应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趋势,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PIE-Engine遥感云服务平台,结合多年生态环境领域成功案例,应用遥感和信息化专业技术,瞄准国家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立足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双碳目标,为环境趋势预警、环境变化监测、环境靶向性治理与效果评估等提供全方位数据及平台支持,实现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统一的协同发展,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

数据处理与加工系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我国率先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中国方案。目前,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已完成划定并发布,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覆盖的国土面积不低于300万平方公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5万平方公里。

航天宏图参与完成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中数据处理与加工系统建设,建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支撑平台与综合数据库,具备多时相、多尺度、多类型、多专题的综合数据管理能力,能够实现PB级数据和百万量级数据记录的管理与服务,支撑对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等及时监测和评估。

生态保护红线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实现了国家与地方生态保护红线监管部门的数据资源与服务互联互通、共享交换,支撑地方人类活动监管活动和任务数据汇交审核,大大提高了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效率。

除了构建开放式服务元素容器技术和遥感云数据处理平台,还动态构建遥感数据处理流程,支撑多个部门数据处理业务,总处理数达到十余万景。同时还能实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区海量遥感数据的高速处理和生态参数产品的批量生产,以及海量数据的智能挖掘分析。

智慧生态大数据平台

航天宏图通过建立智慧生态大数据平台,搭建生态环境综合数据库,融合汇聚生态环境十余个业务方向三十余个系统三亿四千余万条数据,以业务管理和企业管理横纵两个维度实现对综合业务数据的分析、统计和一张图展示。

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应用烟囱”和“数据孤岛”林立、业务协同和信息开放有限的状况,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监管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中华民族绵延5000多年的丰富的生态文化,从“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自然观到根本遵循和解决之道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首个全国生态日的设立与到来对全国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引领作用,航天宏图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与政府各部门一起,以“空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模式,为成就高品质生态环境保驾护航、“点绿成金”。

        责任编辑:彭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