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控制器如何工作?微控制器的优缺点和发展历程

控制/MCU

1878人已加入

描述

微控制器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它是一种专门用于控制和执行电子设备的微处理器。它通常包含了CPU、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以及各种系统控制逻辑电路,具有可编程、可扩展、结构简单、低功耗等特点。微控制器的应用广泛,可用于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家用电器、汽车控制、医疗设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微控制器如何工作?

微控制器嵌入系统内部以控制设备中的单一功能。它通过使用中央处理器解释从 I/O 外围设备接收到的数据来实现这一点。微控制器接收到的临时信息存储在其数据存储器中,处理器在其中访问它并使用存储在其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来解密和应用传入数据。然后它使用其 I/O 外围设备进行通信并执行适当的操作。微控制器广泛用于各种系统和设备中。设备通常使用多个微控制器,这些微控制器在设备内协同工作以处理各自的任务。

例如,一辆汽车可能有许多微控制器来控制内部的各种独立系统,例如防抱死制动系统、牵引力控制、燃油喷射或悬架控制。所有微控制器相互通信以告知正确的操作。有些可能与车内更复杂的中央计算机通信,而另一些可能只与其他微控制器通信。它们使用 I/O 外围设备发送和接收数据,并处理该数据以执行指定的任务。

微控制器有哪些优缺点

微控制器有很多优势。首先,它们体积小、重量轻,节省空间,并且能够提供高度集成的硬件和软件的解决方案。其次,微控制器的功耗低,通常只需要几个毫安的电流来工作。此外,它们的成本低廉,能够以非常低的价格生产。

但是,微控制器也存在一些缺点。它们的存储容量和处理能力相对较低,不能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有些应用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才能进行。此外,由于微控制器的设计寿命有限,不能像传统硬件系统那样进行升级和扩展,因此需要对系统进行重新设计。

微控制器的发展历程

微控制器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Intel公司推出了第一颗微控制器–Intel 8048。Intel公司作为最早推出微处理器的公司,同样也是最早推出微控制器的公司。继1976年推出MCS-48后,又于1980年推出了MCS-51,为发展具有良好兼容性的新一代微控制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8051技术实现开放后,Philips、Atmel、Dallas和Siemens等公司纷纷推出了基于80C5l内核(805l的CMC)S版本)的微控制器。这些各具特色的产品能够满足大量嵌入式应用需求。基于80C51内核的微控制器并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例如现在Maxim/Dallas公司提供的DS89C430系列微控制器,其单周期指令速度已经提高到了805l的12倍。

基于CISC架构的微控制器除了80C51外,还包括Motorola提供的68HC系列微控制器,这也是大量应用的8位微控制器系列。

基于RISC架构的微控制器则包括Microchip的PIC系列8位微控制器等。在16位RISC架构的微控制器中,Maxim公司推出的MAXQ系列微控制器以其高性能、低功耗和卓越的代码执行效率,成为许多需要高精度混合信号处理以及便携式系统和电池供电系统的理想选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微控制器性能不断提高,体积不断缩小,功耗不断降低,逐渐成为各类电子设备主控制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微控制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控制器的性能将会更加强大、功能更加丰富,运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相信它会对各行各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