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重新定义音视频生产力

音视频及家电

736人已加入

描述

编者按:AIGC无疑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和场景。面对AI带来的技术变革和算力挑战,该如何应对?LiveVideoStackCon 2023上海站邀请到了网心科技副总裁武磊为我们分享网心在面对AI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下的实践经验。

-01-

AI引领内容消费升级

首先是内容视频化。过去几年,整个社会的表达、创作都在视频化转型与升级。从人类自身来看,大脑处理视觉信息的速度比文字要快60000倍,视觉辅助可以将学习效率提高多达400%。这在科学层面印证了视频化叙事的喜闻乐见。从中国整个视频用户规模来看,2010到2022年的12年时间里增长了3.5倍,并于2022年网络视听用户规模也正式超越了即时通讯,成为互联网第一大应用。而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使用时长更能反映出这种趋势,2019年短视频用户使用总时长还落后即时通讯15%,到2021年已经实现反超,今年5月这一数据已经扩大到6.1%。

第二点是优质内容视频化效率有待提升。从网文到漫画、电影的内容视频化,产生了很多成功的商业案例。斗罗大陆最早在起点中文网上连载,到2018年点击量达到6千多万,期间也改编过动画,凭借着广泛的受众面,在游戏化后创造了破百亿的累计流水。还有大家熟知的鬼吹灯系列,2015年改编上映的《寻龙诀》电影,由陈坤和黄渤等主演,票房高达16.8亿,成为当年度中国电影票房第三名。 优质IP的视频化拥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但从视频化的效率上来看,还有很多待提升的空间。比如将IP拍成电影,需要经历剧本的打磨、选角、道具准备、拍摄、后期制作、宣发、时间和人力上都是巨大的投入。以阅文为例,2022年进入IP改编的作品还不到新增作品的0.5%。随着AI技术的加入,在剧本、剪辑、配音、特效、宣发海报等环节,都能够很好地利用AI工具实现自动化生成,带来效率提升。

第三点是AI+音视频的全方位创新。从图片、音乐、配音、视频和交互等各方面已经有了很成熟的应用。 最近发生了好莱坞罢工事件,演员和编剧们对于被AI取代的担忧已经逐渐成为了现实,技术的革命意味着行业的洗牌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以游戏制作为例,在AIGC的加持下逐渐构建出来了新的创作模式与内容价值。具体来说:1、AIGC可以给创意产生提供思路,同时提升画质和交互性。2、为游戏制作提效。我们都知道《原神》,它从立项到上线测试耗时2年左右,如果在一些环节使用AI的确可以提升游戏制作效率,例如网易现在用自研AI技术应用于游戏工业化全流程,对关键环节的工作效率提升多达90%。3、降本,由于减少了人员和时间投入,可以很好地降低制作成本。4、玩法迭代,助力游戏创新。 来自第三方的调查数据显示,游戏行业平均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为25%左右,如果用AI的方式,可优化制作成本约266亿元,40%的研发成本可以得到优化。这里包含了美术设计、自动化测试、音效制作等环节。 从文字到视频,用户量级呈几何倍数的增加。阅文2022年平均月付费用户为790万人,而视频应用仅爱奇艺一家会员用户就是过亿,抖音用户更是达到惊人的8.09亿。视频的特点是内容听得到、看得着、强交互,具有广覆盖的用户群体,从网文到音视频的转化,网文IP价值进一步放大,随着AI的加入,生成大量的虚拟人物,产生强互动,为元宇宙的到来奠定基础。 从文字到音视频的内容消费升级,内容生产成本从过去的以人工单位定价转为算力定价。过去的配音、动漫制作、影视剧制作还是游戏开发,核心的成本还是人员投入。但在AIGC模式下,平均算力成本主要由GPU性能等决定;训练成本与推理成本的比例大约是1:9,以Midjourney为例,大约10%的云成本用于训练,90%是用户制作图像的推理。 AI的投入,在带来生产力质的飞跃同时,背后是天量算力的缺口。OpenAI分析表明,2012-2019年,AI训练使用的算力每3.5个月就会翻一倍,相对比摩尔定律是每18个月翻倍,对算力的需求七年增长了30万倍。而巨大的算力需求背后是高昂的算力成本。以GPT3训练为例,单次训练成本高达460万美元,日常运营对应的单月运营成本高达千万美元。

-02-

“云”训练“边”推理是最优架构

实际上,边缘计算一定不是建设驱动和比拼资金密度的行业,基于碎片化的供给,会有很强的平台效应。 网心通过合作招募+自建+共建等方式触达到的云、边、端的资源,这也是网心从2015年一直从各个渠道拓宽触达更广的边缘资源。有了稳定供给的资源,中间一层核心工作是异构资源的治理和标准化,通过统一的接入流程,千万节点的容器化的平台支撑,做到资源的合理调度和高效应用。

最上层是我们的解决方案产品矩阵,网心当前两大成熟场景:边缘计算平台和基于边缘资源的带宽加速解决方案。 网心的定位是做边缘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提供支持未来任何算力的需求场景;在算力场景,我们构建了一个健壮,弹性,高可用的基础设施平台,通过智能调度服务,能够更加经济节省的满足客户的AI推理,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等场景需求。 我们希望通过提供底层的边端资源,中心云进行模型训练、算法迭代等,得到一个合适的推理模型放在边缘做数据建模。例如,我们最近在和某电动汽车厂商合作,尝试把智能语音模型推理从云端改到边端。 接下来讲一下新架构带来的变化。

第一、多云融合,需要把中心云和边缘云的能力进行契合,通过探索和实践实现训练和推理的无缝衔接。

第二、资源视图升级为服务视图,我们不仅作为资源提供方,更要亲身实践,提供相关的服务。 第三、边缘云的多层计算力分配,将分散、异构、多层级、闲置的算力集合起来。 第四、延时降低,交互增加,带来更多的沉浸式和“临场感”需求,需要增加相应的技术积累。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IAAS+架构。最底层就是上文提到的中心云与边缘云的合作,以提供更好的资源管理;中间层通过模型托管平台,把开源和闭源模型做好衔接;最上层是应用层,包括端到端应用等。 在AIGC实践上。我们尝试将AIGC中的某些业务模块,所需要的算力从中心下沉至边缘节点,当然目前还是将数据回传至中心存储,未来希望能直接存储在边缘,达到真正的云边端协同。

-03-

网心的音视频架构演进

AIGC的爆发会使更多的内容在边缘产生,同时带来了低延时的需求。

在直播场景中,需要将一路流拆分成多路,分配到离用户更近的边缘节点,在播放端需要这路流时,寻找多个边缘节点拉起多路子流合成最终直播流。这个流程目前已经相对成熟,无论是在QoS还是QoE方面,都和传统的方式没有太大差异。 目前我们的要求有两点:1、质量上与云厂持平,包括流畅度、画质、延时等;2、成本上保证边缘要服务80%以上的流量。在关键技术点上,云负责起播和回切,边负责多链路传输通道以及网络传输优化。 在做双端优化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用户端的网络容量评估,实现对单个链路的带宽分配,通过用户和每个链路之间的实时质量评估以及冗余FEC多通道容错机制,尽量减少重传。

在云游戏中,延时要求更高。接入端和玩家距离越近,延迟越低,网心智能调度服务可以根据网络距离实现最优覆盖,通过调度返回最优节点列表,实现更低延迟。 在这里,谈谈基于Serverless构建边缘算力服务。内容在边缘产生,边缘是一定有用的。内容在边缘分发,超低延时的技术积累一定有用。 内容在边缘大量产生,就需要把它们组织起来。我们目前的思路是,中心云在Serverless存在实践难点,而在边缘云当中是刚需,所以需要充分发挥新业务+端+Serverless相结合的优势。 网心作为全球边缘计算创领者,从2015年至今一直深耕边缘计算,目前拥有首屈一指的边缘网络资源,而且资源的丰富度和异构度是非常充足。 关于未来网心的业务演进方向,大致是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是降本增效,采用更高效的方式、更好的资源配比,助推企业良性扩张。 第二步是功能迭代,在算力场景下不断积累,逐步探索和实践出真正能跑通的业务场景和商业模型。 第三步是构建生态,推动边缘网络和算力叠加,对接产业场景并实现产业场景产品化,并构建开放网络平台,吸引开发者、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生态。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