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由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主办的“2023第三届低速无人驾驶场景生态共建拓展大会”在深圳举行,探维科技受邀出席。探维科技CMO王雨晴在大会上发表《激光雷达为多场景低速无人驾驶赋能》主题演讲,分享探维激光雷达在低速无人驾驶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王雨晴表示,激光雷达是低速无人驾驶感知系统的核心器件,探维深度挖掘客户需求,聚焦应用场景,凭借新一代大视场、高线数的产品助力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规模化发展。
随着低速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据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预测,到2025年,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规模有望突破300亿元。
“目前行业主流玩家已经从过去机械式激光雷达转向混合固态的解决方案。”王雨晴强调,“与乘用车相比,低速场景对感知的需求更加多样化,除了中远距离的精准测距,对于近场的小盲区和大视场也有强烈诉求。”
为此,探维产品基于最核心的底层技术路线ALS技术架构设计和生产,以单轴扫描形式充分保证整机的可靠性。王雨晴介绍说,“整体方案的自主化可以满足不同环境需求,实现稳定、性能、成本的极致平衡。”
▎产品矩阵升级,聚焦功能实现与场景应用
围绕低速工业场景,本次大会探维首次公开展示了Scope 256 和Tensor 48两款全新工规级产品的功能,贴合了低速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趋势,能够更好地兼容性能与成本优势。
主打“大视场,看得远”的Scope 256 激光雷达FoV 为 120°x70° ,覆盖大面积近场视野,具有广泛的探测范围,从而为补盲与低速场景提供高精度的环境信息,预留足够的规控反应时间。
Tensor 48 激光雷达则是在实现量产的Tensor 16/32 基础上迭代升级,其线数提升至48单元,盲区<0.5m,同时体积缩小、重量减轻,灵活支持客户多样化安装方案,帮助智驾车辆、低速无人车、无人机实现精细感知,覆盖智能工业、车路协同、智能港口、智能矿区等场景。
▎场景驱动,以感知融合助力产业发展
在全自研ALS平台和硬件级图像前融合解决方案的加持下,探维Tensor系列和Focus系列工规级产品已应用于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多个赛道,并持续探索感知融合技术在更多场景应用的可能性。
据王雨晴介绍,当前探维车规级产品已交付武汉、合肥、厦门、上海等多个Robobus终端项目,适配多款商用车型,以精准感知保障驾乘安全。
此外,在智慧交通的大场景中,探维正在通过激光雷达感知方案对车辆、道路等结构化数据进行深度集成,实现道路的全息感知,以实时可见、可控来帮助监管者实现交通智能化管理。在王雨晴看来,智能工业和智能港口已进入高速发展期,激光雷达的应用能减少误触、漏检等情况,对障碍物起到精准感知的作用,极大地提升作业效率。
王雨晴表示,探维将不断提升产品性能,推进感知融合技术新方向,更高效地助力低速无人驾驶技术发展,与上下游生态伙伴一起,为产业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贡献力量。
关于探维科技
探维科技成立于2017年,核心团队起源于清华大学精仪系国家重点实验室,2008年即开始从事激光雷达方向的技术研发。 探维科技开发了行业唯一的硬件级图像前融合产品Tanway Fusion,解决了多传感器融合的可靠性问题,深入挖掘激光雷达在车端的应用价值与用户价值,开启激光雷达3.0时代。 为了实现车规级稳定性,探维科技基于全自研的ALS平台技术,打造了高性能、低成本、易量产的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并于2019年率先完成量产交付。 探维科技总部和研发中心位于北京,在成都落地电子研发中心,2021年底在苏州落地车规级产线。2022年探维科技获得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合创汽车联合发布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MPV-V09,今年内计划落地3个乘用车定点项目。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