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虹软车载视觉解决方案的车型在中国及其他地区实现量产上市

描述

2023年8月22日,由香港科技园公司、香港科技大学和英飞凌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微电子生态圈研讨会在香港科技园隆重举行。此次盛会汇聚了来自微电子行业、学术界、企业界和研发领域的专业人士,旨在共同探讨推动全球微电子创新发展。作为全球嵌入式人工智能的领先者,虹软应邀参加,并由虹软视觉车载事业群副总经理陈锋分享了题为“3D ToF Camera Based Solutions for Smart Cabin”的演讲。

虹软视觉车载事业群副总经理陈锋发表主题演讲

在智能汽车领域,为行业打造领先的智能座舱是虹软的目标之一。陈锋表示,智能座舱旨在实现两个核心任务:一是创造与提升驾驶的安全性,例如在中国、欧盟等许多国家,政府已经或者计划规定车辆必须安装驾驶员监控系统,以监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和专注度,从而避免潜在的危险驾驶行为。二是构建一个更舒适、娱乐性更强的驾乘空间,通过感知技术让汽车能够了解驾驶员与乘客的状态,并能够为其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当驾驶员上车后,感知系统能够了解驾驶员的ID,从而车辆系统根据个人身高和坐姿偏好,调整座椅; 同时也可以根据其喜好自动调节空调温度和多媒体设置,根据视线情况调整后视镜等。这些功能使得驾乘体验更加舒适、愉悦。

为了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在车辆中安装传感器,可以是二维摄像头,也可以是三维相机,其中3D ToF相机在智能座舱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陈锋指出,3D ToF图像融合了空间深度信息和2D图像信息,能够提供关于场景中物体距离、形状大小等多种信息,适用于人脸识别、人体姿势识别、物体检测和环境感知等应用。在3D ToF领域,虹软与英飞凌有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并开发出了一系列基于3D ToF感知的有价值的产品,可应用于智能汽车、智能手机、XR等领域。

陈锋表示,这一切并不是一种想法,事实上虹软已经将这些想法落地变为了现实,当前搭载虹软车载视觉解决方案的车型已在中国及其他地区实现了量产上市。

其中虹软的ArcSoft ToF 3D Face ID技术是应用在智能汽车典型的案例。该技术不仅具备精准的识别能力,还拥有超强的人脸识别防伪能力,其既通过了国家金融科技评测中心银行卡检测中心认证,也达到了谷歌的测试安全标准,是可用于支付级别的3D人脸识别算法,处于全球领先的行列。目前,该技术可应用于车机登录、车门解锁以及个性化服务设置等功能。

 

除人脸识别之外,3D TOF也能大大提升手势识别的能力,特别是在三维手势交互上具备优势。基于此,虹软推出了3D ToF手势交互视觉解决方案,让驾乘人员可以隔空控制车载设备,实现音乐切换、音量调整、空调控制和选择多媒体内容等功能,为驾乘体验注入更多便捷和乐趣。

 

虹软3D ToF手势交互技术

陈锋表示,虽然虹软涉足汽车行业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合作的主机厂已包括长城、长安、长安新能源、吉利、上汽乘用车、合众、理想、东风岚图、本田、东风日产、奇瑞、重汽、吉利领克、沃尔沃、长安马自达、睿蓝、极氪等主机厂商。与此同时,虹软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赋能全球车企,当前虹软驾驶员监控系统已通过欧盟监管测试机构验证,今年年底,更多搭载虹软智能车载视觉解决方案的车辆有望量产上市。

面向未来,虹软将继续引领智能汽车的功能创新,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AI力量与智慧,通过提升车辆的智能性和安全性,为全球的驾驶者和乘客带来更优质的出行体验。

        审核编辑:彭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