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级SSD性能和功耗模型

描述

1. 数据中心:绿色能源和低碳排放

谈到数据中心对企业级SSD的需求,一般会讲到高性能、稳定、可靠、数据安全及其他等需求,但SSD能耗比(性能/功耗)在数据中心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这如同不断升级的手机芯片,提供更高的能耗比,给手机用户带来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续航体验。

2020年10月,国家提出“双碳”战略,碳中和和碳达峰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数据中心来说,它既是数字经济的底座,也是耗能大户。为了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未来新建的数据中心有着统一的绿色能源和低碳排放要求,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建设数据中心新的重要参考指标。

其中,存储是数据中心的重要部件之一,以一台12盘位SSD的服务器为例,典型负载下,其功耗占比服务器整机大约30%左右,是耗能大户。在满足数据中心性能需求的条件下,降低SSD工作功耗,节省电费,进而帮助降低数据中心的OPEX(运营成本),同时助力提升数据中心绿色能源和低碳排放的指标,什么样的SSD产品可以给出解决之道?

2. 企业级SSD性能和功耗模型

按SSD功耗设计标准,工作状态下的企业级SSD通常有功耗上限,参考下表,像U.2 form factor的25W,E1.L 2T的40W及E3.L 2T更高的70W。目前在数据中心及企业级应用中,主流U.2 SSD普遍采用25W以下的工作功耗,但让企业级U2 SSD在接近25W的功耗下运行是非常粗糙且不经济的做法,因此更低功耗和更高性能的SSD普遍更受到欢迎。

不同企业级Form factor SSD功耗上限

SSD尺寸 宽度/ mm 长度/ mm 厚度/ mm PCIe通道数 功耗/ W
U.2 70 100 7/15 2/4 25
E1.L 38.4 318.75 9.5 4/8 25
E1.L 2T 38.4 318.75 18 4/8 40
E3.S 76 112.75 7.5 4/8/16 25
E3.S 2T 76 112.75 16.8 4/8/16 40
E3.L 76 142.2 7.5 4/8/16 40
E3.L 2T 76 142.2 16.8 4/8/16 70

技术层面,在谈到如何设计更高的能耗比企业级SSD之前,先看下企业级SSD的性能和功耗模型:

2.1 SSD性能与功耗的关系

SSD性能和功耗基本上是线性的对应关系,同一款SSD,更高的读写性能需要消耗更高的功耗。

数据中心

PCIe 4.0企业级SSD性能和功耗示意图

如图,更大的功耗会带来更高的性能,同时不同厂商的SSD在达到同样的性能下所消耗的功耗不尽相同。这跟不同厂商的SSD使用不同的主控、不同的NAND等不同的硬件部件设计有关。具体来讲,在连续写(Seq 128K block size)高压负载条件下,不同SSD的主控展现出不同的峰值功耗,其次NAND总功耗也不尽相同。

面对数据中心级市场,英韧科技于2022年推出了洞庭N1企业级SSD,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PCIe 4.0 SSD产品,在连续写高压负载条件下SSD峰值总功耗仅为12W,究其原因,这跟英韧洞庭N1采用了自家企业级主控IG5636以及与NAND有关的设计方案有关。

2.2 SSD单盘功耗分解

硬件上,SSD由主控、NAND、DRAM、PMIC及其他Passive器件组成,SSD在读写操作时,这些器件分担了SSD的功耗,分别消耗不同比例的功耗或电能,参考如下:

某款SSD单盘功耗分解(按部件)

  4TB SSD 主控 NAND DRAM 其他
Idle 无负载 52% 1% 24% 23%
SR 典型负载 41% 42% 3% 14%
SW 重负载 21% 62% 8% 9%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不同IO负载下,主控、NAND和DRAM成为了企业级SSD中的耗能三大金刚,合计功耗占比最高可达90%以上。其中主控功耗占比约20~50%,成为了功耗组件中的“状元”或“榜眼”,于是优化主控功耗设计及调整与主控有关的功耗方案设计,成为大幅降低SSD整盘工作功耗的可行方案之一。

洞庭N1企业级SSD使用英韧科技12纳米PCIe 4.0企业级SSD主控芯片RainierDC IG5636,主控于2020年量产,并于同年获得第十五届“中国芯”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IG5636是国内第一颗企业级PCIe 4.0 SSD控制器,前端支持4通道PCIe 4.0接口,后端支持8通道NAND闪存接口,并最早被国内各大互联网客户采用和部署于数据中心中。其卓越的主控设计,可确保单主控峰值功耗仅为3W,约为知名大厂的同类型企业级主控功耗的1/2,在主控层面大大降低了企业级SSD的工作功耗,总功耗上自然领先友商一步。而IG5636如何做到3W的峰值功耗呢?

优化的功耗架构设计:针对企业级SSD主控设计难点之一的数据可靠性及完整性,英韧科技凭借容错率领先的纠错码技术,延长NAND闪存的寿命,降低系统的数据延迟,使4KB随机数据读性能可以提高2-3倍。同时,主控解码器可配置低功耗模式,并根据数据本身的错误bit数量自动切换至纠错能力更强的高性能模式,在更少的耗能下提高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和数据保持时间。

增强的硬件IO加速处理可在同性能目标的前提下最大化降低读写功耗。

控制器后端NAND 8通道设计(vs. 传统企业级主控NAND 16通道),相比于16通道主控,后端8通道的控制器可以降低控制器本身大约30%左右的工作功耗,详细参见下节介绍。

英韧科技IG5636主控参数

  英韧科技IG5636
接口 PCIe 4.0x4
容量 最高16TB
DRAM 支持DDR3L/4,  LPDDR3/4
NAND 8通道,1200MT/s,ONFI 4.1或 Toggle 2.0/3.0/4.0接口
加密和数据保护 AES、国密标准SM2/3/4、SHA、RSA、ECC、CRC和端到端数据保护在内的多种数据加密和保护机制
峰值功耗 3W
PS4 <2mW

2.3 SSD后端NAND 8通道 vs 16通道

PCIe 4.0x4和PCIe 5.0x4SSD前端最大带宽分别是8GB/s及16GB/s,设计者为了使SSD达到最高性能,须根据当前NAND提供的IO速度,来综合考虑其后端采用的NAND通道数。如下图,SSD后端NAND 16通道下,为了达到PCIe 4.0x4 SSD最高的8GB/s性能,最低NAND IO速度为600MT/s;为了达到PCIe 5.0x4 SSD最高的16GB/s性能,最低NAND IO速度为1200MT/s。如果SSD后端NAND通道数减少为8,为了达到PCIe 4.0x4 SSD最高的8GB/s性能,最低NAND IO速度为1200MT/s;为了达到PCIe 5.0x4 SSD最高的16GB/s性能,最低NAND IO速度为2400MT/s。

数据中心

NAND通道和IO速度对应图

传统的企业级SSD后端NAND通道为16通道,这可灵活适配和采用更多的低速NAND,来满足企业级SSD前端最高性能的需要。

今天,NAND IO速度一路向前,从666MT/s、800MT/s……到最新的ONFI 5.0 2400MT/s,NAND IO在提速,给了SSD后端NAND 8通道条件下就可以满足PCIe 4.0x4 8GB/s甚至PCIe 5.0x4 16GB/s SSD性能的机会。满足最大性能的同时,相比于16通道,后端8通道的控制器可以降低控制器本身大约30%左右的工作功耗;同时,SSD在读写操作时,8通道NAND读写并发数是16通道的二分之一,这二者大大的减少SSD在相应负载下的整盘工作功耗。简言之,基于后端NAND少一半通道数设计的企业级SSD,可以提供给客户相同的性能,但更低的功耗。

洞庭N1企业级SSD后端NAND采用 8通道设计,如前所述,只要NAND IO速度合适,NAND 8通道可以提供同NAND 16通道的PCIe 4.0 SSD相似的性能,但带来更低的功耗表现。

3. 英韧科技洞庭(Dongting) N1SSD能耗分析

3.1  洞庭N1 SSD基本参数

数据中心

3.2  洞庭N1 SSD能耗展现

以洞庭N1 7.68T SSD为例,在高压力顺序写负载下,洞庭N1输出4.8GB/s顺序写性能,功耗仅为12W,每瓦输出写性能为400MB/s;相比同类型SSD,4GB/s顺序写性能,近13W的功耗,每瓦输出写性能仅为314MB/s, 洞庭N1能耗比是其1.27倍; 而在高压力顺序读负载下,洞庭N1输出6.7GB/s顺序读性能,功耗低至6.23W,每瓦输出读性能为1075MB/s,相比同类型SSD,6.56GB/s顺序读性能,功耗9.63W,每瓦输出读性能仅为682MB/s, 洞庭N1能耗比是其1.58倍。参考数据如下表:

洞庭N1 SSD vs 同类型SSD能耗比

数据中心

洞庭N1 SSD高能耗比特性在服务器和系统端的实际表现如何呢?

以一台典型的存储服务器配置12盘NVMe 3.84T SSD为例,随着IO负载增加,服务器功耗(除硬盘外)从200W增至400W。

无负载情况下,使用某国际厂商SSD产品,SSD总功耗62.4瓦,SSD功耗占整机功耗23.1%,使用英韧科技洞庭N1 NVMe SSD总功耗32.4瓦,SSD功耗占整机功耗13.50%,整机功耗降低30瓦,节能11.11%。在典型负载顺序读负载下,使用某国际厂商SSD产品,SSD总功耗131.64瓦,SSD功耗占整机功耗25.12%,使用英韧科技洞庭N1 NVMe SSD总功耗75.52瓦,SSD功耗占整机功耗16.14%,整机功耗降低56.12瓦,节能约10.71%。

洞庭N1 SSD整机功耗测试结果

数据中心

总结:对比同类SSD,洞庭N1从SSD部件端给服务器在不同IO负载下分别节省了5%~11%的电能,相信在国内市场中,这样的能耗比优势也具备强竞争力。而从数据中心来看,这将会极大降低OPEX(运营成本),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高能低耗的企业级SSD产品。

4.  英韧科技及其国产化企业级SSD产品系列

英韧科技成立于2017年,五年多来始终专注存储领域,截至目前已量产了7颗主控芯片,据称其PCIe 5.0主控也即将量产,或将成为大陆控制器厂商中第一家量产自研PCIe 5.0控制器的公司。目前,业界不少主控厂商陆续进入SSD研发的领域。主控芯片对固态硬盘的性能、使用寿命及可靠性有重要影响,掌握SSD硬盘的核心技术也是主控厂商入局的优势之一,英韧科技就是此类厂家。

在充分发挥自有主控技术优势的同时,英韧利用其差异化、定制化的特点,为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云厂商提供包括QLC闪存颗粒适配、ZNS(Zoned Namespace,分区命名空间)技术应用、CDN性能保障在内的多种高端企业级SSD及专用化SSD定制方案。

英韧科技的PCIe 4.0企业级固态硬盘包括标准NVMe SSD洞庭(Dongting)系列和云存储专用的ZNS SSD东湖(Donghu)系列,均采用英韧科技自研主控芯片IG5636,最高支持16 TB存储容量,支持PCIe 4.0x4接口和NVMe 1.4标准,各项性能指标比肩国际品牌,已被多家互联网头部及行业企业采用。

其中,NVMe SSD洞庭(Dongting)系列主要适用于各类数据中心业务对存储设备日新月异的加速需求,快速TRIM算法有效降低运行时后台负载,降低写放大,降低延迟和提升寿命,提供出众而稳定的性能,端到端的数据保护,完善的企业级特性,可以满足云服务、数据中心各类应用的存储加速需求。

今年,企业级PCIe 5.0 SSD时代已来,英韧科技布局未来,于2022年发布了针对数据中心应用的PCIe 5.0 SSD主控芯片Tacoma(IG5669),其顺序读取可达14GB/s,顺序写入可达12GB/s。

Tacoma(IG5669)采用多核RISC-V架构和全新LDPC纠错码。基于对新一代开源CPU架构和各类开源软件工具的充分挖掘,Tacoma(IG5669)在实现高性能的同时,也保障了IP供应的安全;对于闪存颗粒寿命有限的问题,英韧科技自研的第三代ECC纠错引擎把出错率降低了两个数量级以上,而且对于内存空间有充足的ECC保护,全方位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 总结

最后,在未来数据中心响应绿色能源和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作为存储部件,洞庭N1企业级SSD 凭借后端NAND 8通道设计和极致优化的主控功耗设计方案,打造出了高性能低功耗国产企业级SSD标杆产品,给出了企业级SSD高性能低功耗解决之道,将受到越来越多数据中心用户的欢迎和采用。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