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件损坏型故障的原因有哪些?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元件损坏型故障的原因有哪些?

元件损坏型故障指的是在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电子元件因内部结构、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损坏或失效,导致整个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的故障。元件损坏型故障具有突发性、难以排查的特点,对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本篇文章将从元器件的内部结构、使用环境等方面,详细分析元件损坏型故障的原因,希望对广大电子工程师有所帮助。

1. 元件内部结构问题

元器件内部由多个微小结构构成。这些微小结构可以分为两类:被动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等,以及有源元器件如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等等。由于元器件内部结构的微小性和严格性,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元器件损坏。

(1)有源元器件损坏

有源元器件受电压变化、电流过大或静电击中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其内部PN结、场效应管源漏极等发生故障,导致元器件失效。

(2)被动元器件损坏

被动元器件(如电容、电阻、电感等)由于材料使用不当、制造工艺不良、电子元器件老化等多种原因而导致损坏。例如,电解电容使用寿命过长、偏高的工作温度超过规定指标、金属膜电阻加工不到位等问题,都会导致元器件失效。

2. 环境影响

在使用过程中,多个环境因素会导致电子设备中元件的损坏。

(1)温度

温度的变化是影响电子元器件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电子元器件通常是在特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如果长时间工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元器件失效。例如,温度超过了硅管PN结的最高耐温度,可能会导致PN结故障,元器件无法正常工作。

(2)湿度

湿度也是导致电子元器件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元器件内部的金属电极、电子线路等都可能会受到腐蚀,失去导电性能,或发生内部电化学反应,进而导致元器件失效。

(3)电磁干扰

无线电、无线电广播、雷电或其他电源引起的电磁波都会对电子设备产生损坏和影响。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一定电场和磁场强度,各种类型的电子元器件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若受到超过其容许值的电磁波干扰,就会导致电子元器件损坏甚至失效。

3. 过电压、过电流

过电压、过电流是电子元器件损坏的另外两个重要的因素。

(1)过电压

电子元器件通常有一定的电压容许值,如果超过这个容许值,就会产生过电压。过电压会引起电压米、电容等元器件内部介电的破坏,同时基体与PN结之间也会发生瞬间放电导致其损坏。

(2)过电流

相对于过电压而言,过电流是不稳定的,电流峰值超过电子元件的额定值也会导致元器件损坏或失效。如集成电路的电流过载就会使其内部NPN/PNP三极管受到损坏。

总之,元件损坏型故障有很多原因,我们要认真地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避免或减小。因此,在电子设备设计制造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精工细做,保证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在电子设备维护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检修措施,及时替换或修理损坏的元器件,确保电子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