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的规格、原理结构、应用接线

智能电网

335人已加入

描述

接触器是电气系统中重要组件之一,其作用为继电控制与负荷控制组合型部件。在电气控制系统中,接触器在主回路与二次回路均体现出重要作用。接触器二次回路实现自锁、互锁、通断信号传递控制,同时接触器在一次回路实现大电流、大负载的拖动与通断功能。

以下内容,我们将从接触器的规格、原理结构、应用接线、自锁与互锁功能四个方面,对接触器进行深度解析,帮助您零基础掌握接触器的应用方法与使用技巧。

一、接触器规格类型

根据接触器使用电源性质不同,可分为交流接触器(AC)、直流接触器(DC)两种。交流接触器内部为交流线圈控制,直流接触器为直流线圈控制。其中交流接触器是应用最广且常见类型,一般用于控制连接交流负载、负载运行方式切换、通断闭合大电流电路等。另外直流接触器一般用于电流较大的直流电路中,如不间断电源(UPS)、电动汽车、程控电源、工程机械系统等领域。 接触器结合使用环境电源性质、工作频率不同,常用字母加数字表示,其中B、C、D、E、F、M、P、U、Q、V、S、Y分别代表24V、36V、42V、48V、110V、220V、230V、240V、380V、400V、440V、500V、660V。另外5、6、7为电源频率,分别为50HZ、60HZ、50HZ和60HZ都可以三种类型。

接触器型号一般用CJ(交流)或CZ(直流)表示,如接触的型号是CJX10,其中C代表接触器,J代表交流,X代表小容量,所以CJX代表小容量交流接触器,10代表10A,承受负载电流为10A。同时我们还经常在接触器铭牌中看到,Q5、M5、Q7等符号,其中Q5指接触器的线圈电压380V,频率50HZ。M5指接触器的线圈电压220V,频率50HZ。Q7指接触器的线圈电压380V,频率50HZ60HZ都可以。

二、接触器结构组成

打开接触器内部我们可以发现,接触器由外壳、线圈、铁芯、弹簧、动触头、静触头等部分组成。电流较大的接触器在触头位置还配灭弧装置,常见接触器异响、声音较大一般为触点接触不良,影响铁芯闭合不密实而产生。 接触的工作原理为:利用电磁力与内部弹簧弹力相互配合,实现触头的接通和断开。因此接触器的触点有常态与动作状态两种情况,即释放状态和得电状态。当内部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力,衔铁被吸合(接触器动作发出哒的响声)带动连杆连接的触头动作。失电时与通电状态反之。 接触器各接线端子变化,接触器线圈未通电时,接线端子为标注状态,常开即是常开,常闭即是常闭。当接触器通电时,接线端子为标注相反状态,常开变为常闭、常闭变为常开。

三、接触器应用接线

接触器线圈控制常用A1、A2表示,即A1接火线控制、A2接零线。触头部分还有常用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之分,其中主触头用于拖动负载接线使用。接触器上接线端子1、3、5、21或L1、L2、L3、NC接电源端,下接线端子2、4、6、22或T1、T2、T3、NC接负载侧。(下端NC接接触器线圈A1)。

电气系统

接触器接线端子介绍

接触器辅助触头作用为,在接触器主触头动作带动下,实现电路状态转换、信号传递、自锁控制等用途。辅助触头常见有四组接线,一般为两组组常开点和两组常闭点。在常态未得电时常开(NO)是断开未接通状态,常闭(NC)是闭合接通状态。得电后状态反之。

四、接触器自锁与互锁

接触器自锁与互锁在电气继电控制中应用广泛,实现了电气信号的传递与控制。

电气系统

接触器自锁接线 接触器自锁指:交流接触器通过自身的常开触点(NC或21、22端子)使线圈总是处于得电状态的现象,因此这个常开触头也被称为自锁触头。 实现自锁动作逻辑为,按下启动按钮后,接触器线圈得电吸合,这时接触的自锁触点由常开变成常闭接通线路。松开启动按钮后,电源从自锁触点直接供电给接触器,从而实现自锁功能。

电气系统

接触器互锁指:在一种电气动作条件下,影响两个或多个电气动作信号。比如接触器A动作后,与接触器B、C连接的常开、常闭点发生变化动作,影响其它电气的信号功能。互锁功能在电气继电电路中起信号传递、动作保护、关联运行的作用。常见控制电路有正反转控制、星三角控制、多速电动机控制等。

电气系统

接触器接线图

五、接触器使用注意事项

1、正确确定控制线路电压等级,选择合适(AC或DC)电压类型。若选型出错,配置偏下会烧毁接触器,配置较大无法有效吸合。 2、接触器接线端子较多,应清楚区分主回路负载端子、自锁端子、信号端子三部分区分。 3、接触器具备一定防护等级要求,但恶劣环境需增加防护措施,如防尘、防水、温湿度等。 4、接触器配置电流选择应为拖动负载电流1.3—2倍。 5、接触器为微动触点接触,日常维护应确保机械动作无卡阻。接触触点、动作部分不得与油接触,操作时更不能直接触动动作机构,让其触点闭合。   综述,通过上述接触器原理、结构、接线、应用的详细介绍。对接触器这一电气部件应该有了全新认识,上述内容希望在电气维修、技术应用为您提供参考及帮助。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