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KV260套件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描述

一、硬件开箱

一个很大的箱子,来自新加坡,快递到AVNET上海,再到深圳,之后到手头。拆开箱子里面有个盒子,一个KV260开发板本体,另外一个是电源、摄像头、数据线和TF卡。
 

开发板


拆开白色盒子,KV260本体很漂亮,绿色的PCB板带磨砂哑光效果,MADE IN CN,SOM板MADE IN MY。红色的带XILINX字样的散热器非常漂亮。
 

开发板

接口主要包括:千兆RJ45、USB2.0&USB3.0、HDMI、DP、PMOD、JTAG等。
 

开发板

KV260的硬件总体规格:
 

开发板

值得一提的是,运行在 300MHz 的 DPU B3136 的峰值性能是 0.94TOPS,运行在 300MHz 的DPU B4096 的峰值性能是 1.2TOPS,几乎是 Jetson Nano 公布的峰值性能 472G FLOPS的差不多3倍。

二、系统体验

KV260视觉入门套件没板载EMMC,需要将系统烧入TF卡,官方提供的16G估计不够用,自己找了张64G的随便挥霍空间。
官方提供Ubuntu22.04和PetaLinux,第一次还是用我熟悉的Ubuntu22.04,Canonical专门制作了IMG(Install Ubuntu on Xilinx | Ubuntu),直接下载即可。

开发板

img文件大约2G,解压后烧录到TF卡,插上TF卡,连接HDMI、网线、鼠标键盘和电源。
 

开发板
U-Boot 2020.01 (Apr 22 2021 - 17:47:18 +0000)

Model: ZynqMP SMK-K26 Rev1/B/A
Board: Xilinx ZynqMP
DRAM:  4 GiB
PMUFW:  v1.1
Xilinx I2C FRU format at nvmem0:
 Manufacturer Name: XILINX
 Product Name: SMK-K26-XCL2G-ED
 Serial No: XFL1A1NHREMK
 Part Number: 5057-01ED
 File ID: 0x0
 Revision Number: 1
Xilinx I2C FRU format at nvmem1:
 Manufacturer Name: XILINX
 File ID: 0x0
 Revision Number: 1
EL Level:       EL2
Chip ID:        xck26
NAND:  0 MiB
MMC:   mmc@ff170000: 1
In:    serial@ff010000
Out:   serial@ff010000
Err:   serial@ff010000
Bootmode: QSPI_MODE
Reset reason:   SOFT
Net:   No ethernet found.
Hit any key to stop autoboot:  0
switch to partitions #0, OK
mmc1 is current device
Scanning mmc 1:1...
Found U-Boot script /boot.scr.uimg
6234 bytes read in 18 ms (337.9 KiB/s)
## Executing script at 20000000
Selecting DT for Kria boards
Kria DT: #conf-smk-k26-revA-sck-kv-g-revB
Configuring the cma value based on the board type
cma=1000M
Loading image.fit

启动后登录系统,把密码和root密码都改了。
 

开发板

看看系统:

root@kria:~# uname -a
Linux kria 5.15.0-1020-xilinx-zynqmp #22-Ubuntu SMP Fri Feb 24 14:14:20 UTC 2023 aarch64 aarch64 aarch64 GNU/Linux
root@kria:~#

看看apt upgrade后的系统空间,可以随便造:

root@kria:~#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tmpfs           391M  3.8M  387M   1% /run
/dev/mmcblk1p2   57G  7.5G   47G  14% /
tmpfs           2.0G     0  2.0G   0% /dev/shm
tmpfs           5.0M  4.0K  5.0M   1% /run/lock
/dev/mmcblk1p1 1009M  154M  856M  16% /boot/firmware
tmpfs           391M   56K  391M   1% /run/user/0
tmpfs           391M   88K  391M   1% /run/user/1000
root@kria:~#

三、功能特性

拿到KV260视觉入门套件后,在XILINX的资料库中遨游了好几天,重点了解了Zynq® UltraScale+™ MPSoC的一些功能特性。

(一)AI能力

从纯粹的每秒万亿次的运算(TOPS)来看,K26 SOM 可提供比 Nvidia Jetson Nano 高大约 3 倍的性能优势。此外,它也能提供比 Nvidia Jetson TX2 最多高 2 倍的性能功耗比优势。其低时延、高性能的深度学习处理单元(DPU)在机器学习性能基准测试套件的网络上,可提供显著优于 Nano 和 TX2 的性能。
 

开发板

(二)功耗

Zynq® UltraScale+™ MPSoC通过可重配置能力便于开发者设计的应用减少或不必访问外部存储器,不仅有助于减少应用的总功耗,也通过降低端到端时延改善了响应能力。

开发板


一般多核 CPU、 GPU 或者任何 SoC系统,外部存储器访问的功耗大约占整个系统的40%,Zynq® UltraScale+™ MPSoC在设计上采用了避免访问任何DDR 的高效率流水线。

(三)支持的数据类型

深度学习算法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演进发展, INT8、二进制、三进制等更低精度的数据类型和定制数据正在进入使用。 GPU 厂商(说的应该不是老黄吧)难以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因为他们必须修改/调整他们的架构,才能适应并支持定制的或者更低精度的数据类型。 Zynq® UltraScale+™ MPSoC支持全系列数据类型精度,如 PF32、 INT8、二进制和其他定制数据类型。

学了这么多,下次AI应用走起来,看看Zynq® UltraScale+™ MPSoC是不是厉害。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