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AMR的应用痛点是什么

机器人

532人已加入

描述

第23届中国工博会开幕在即,这场阔别三年的工业盛会重新回归,其热度已经可以预先感受到。今年的工博会机器人展面积超5万平方米,将有350家国内外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展。

移动机器人3D视觉专家——迈尔微视(MRDVS)将携完整的3D视觉解决方案参加第23届中国工博会(展位号7.1H-A017),S(避障)、M(对接)、V(导航)、H(抓取)四大系列工业级相机产品和解决方案悉数亮相,同时发布两款全新3D视觉传感器——S2和M4,对应移动机器人避障、对接两大应用。

 

 

 

AGV/AMR的应用痛点

在自动化高速发展的今天,AGV/AMR已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生产线物流,承担搬运、上下料工作。经过长时间的技术迭代,磁条、二维码为代表的标记性导航逐渐退场,无标记式自然导航AMR开始兴起。

常规的AMR以2D激光雷达为主要传感器,用于定位导航、避障和设备对接。但随着应用深入其缺陷逐渐暴露,例如,只能采集二维环境特征信息生成稀疏的点云地图,一旦特征改变极易丢失定位;只扫描和检测二维平面内的障碍物,盲区大安全风险高;无法解决托盘和某些特殊场景的高精度对接问题。

面对上述难题,有没有更优的解决方案来迭代和弥补?

迈尔微视(MRDVS)给出了其答案。迈尔微视(MRDVS)致力于以3D视觉+AI算法赋能,进一步提升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能力和作业效率,让机器人“看懂”世界,服务世界。

 

 

 

3D视觉+AI破解应用难题

1、移动机器人定位导航

对于自主移动机器人而言,定位、导航模块是自主移动的基础,也是AGV向AMR进化的重要标志。目前业界主流的导航方式是2D激光SLAM导航。然而,经过市场的验证,此种导航方式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在空旷、易变和反光的场景中,2D定位信息容易丢失。

 

基于3D视觉的定位导航模块通过相机获取环境中丰富的三维环境图像信息和稠密的深度数据,结合自研视觉定位算法实现移动机器人的定位。与2D激光雷达相比,3D视觉信息丰富,稳定可靠,面对生产、仓储场景的高动态环境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

2、移动机器人避障

避障是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工业场景确保安全运行不可或缺的核心功能。此问题分为障碍物探测避障决策两个关键部分,只有做到“双剑合璧”才能构建完整的AGV避障方案。

目前常见的方案通过2D激光雷达传感器实现障碍物的探测,但此方案仅能获取处于2D激光雷达扫描面上的障碍物的距离信息,面对工业场景常见的低矮或悬垂障碍物,仍存在安全风险。此外,2D激光雷达无法全面获取环境信息,智能避障决策更无从谈起。

迈尔微视(MRDVS)通过3D感知+AI决策,进一步提升移动机器人的避障性能:通过自研RGBD相机采集3D环境信息,轻松识别悬空、低矮障碍物,并可在100Klux的环境正常运行。此外,通过内置自研深度学习算法,智能识别人或货物类别,形成适当的避障方案,从而提升AMR运作效率。

AMR

AMR

3、托盘、料笼对接

在智能化物流系统中,使移动机器人能够真正发挥作业功能的是托盘识别、料笼堆叠等功能,这也是构建柔性化物流系统的关键环节。传统方案面对复杂物流场景(如高位存取、密集高堆叠、特殊类型料笼识别)显得力不从心。

迈尔微视(MRDVS)通过自研M系列RGBD工业相机,配合自研智能算法提供了领先的解决方案:智能识别主流托盘、料笼,高精度定位孔位,自动调整进叉方向,最终实现精准叉取并放置货物。

AMR

AMR

通过深入了解移动机器人在各场景下的应用需求,迈尔微视(MRDVS)自主研发了S、M、V、H四个系列的产品,解决移动机器人的避障、对接、导航、抓取难题。

S系列

专为移动机器人避障应用设计的工业RGB-D相机,获取前方障碍物距离及纹理信息,采用AI算法对障碍物进行智能识别分类。

M系列

为托盘对接、料笼堆叠等高精对接应用打造的工业RGB-D相机。不仅提供卓越的RGB,点云融合3D数据,还搭载性能强大的算力平台。可自动识别市面主流托盘、料笼,引导移动机器人完成作业。

V系列

专为移动机器人定位导航设计的高性能深度相机,提供1-12m广阔测量范围。独家顶视导航技术不仅有效提升建图效率,也能在高动态、空旷工作场景稳定运行。

H系列

为工业机器人高精抓取设计的结构光相机,可辅助机械臂实现无序分拣、拆码垛、上下料等应用。

 

 

 

 

移动机器人技术走向何方?

基于供给侧劳动力不足等因素,移动机器人作为劳动力的替代工具,未来一定会在各行各业普及应用。对机器人企业而言缺少的不是市场和需求,而是能够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和产品。

但如果技术和产品没有差异性,大家只能在相同的场景中应用,无法开拓更多细分市场,最终的结局是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

通过3D视觉传感器+AI视觉感知算法,夯实移动机器人底层技术,让机器人突破更多场景应用,在落地客户现场后更安全、更稳定、更智能,是移动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