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模拟技术

2345人已加入

描述

今天我就要开始学习双极型晶体三极管,因为有两个极性相反的载流子。一个自由电子、一个空穴,我们又简称“三极管”。

三极管

一、三极管的结构与类型

三极管也是通过一定的工艺加工出来的。有NPN型和PNP型两种。那个箭头方向就是发射结正偏的电流方向。看图:

三极管

三极管

1、我们主要介绍NPN型的,以下的一些结论与原理在PNP里是同样适用的。

三个区:发射区、基区、集电区;

三个电极:发射极(e)、基极(b)、集电极(c);

两个结:发射结(发射区与基区交界)、集电结(基区与集电区交界)。

2、三极管是实现电流的控制和放大作用的,但是也得满足以下几点:

①基区的掺杂浓度很低,也很薄,一般只有几微米那么厚;

②发射区与集电区都是N型,但是发射区浓度比集电区大得多得多,有足够多的自由电子;

③集电区面积大,发射区面积小。

顾名思义,发射区发射区,通上电后,自由电子大量的向集电区运动,面积就做的小一点不占用大部分结构,而集电区就像一个笼子一样,哗啦啦收集来自发射区的自由电子,杂质浓度低,而且面积做大一点,我收集的快。

3、三极管的三种连接方式:(一个电极输入、一个电极输出、一个作为公共端)

①共发射极连接:基极作为输入端,集电极作为输出端;

②共集电极连接:基极作为输入端,发射极作为输出端;

③共基极连接:发射极作为输入端,集电极作为输出端。

三极管

二、放大状态原理分析

上面说到放大作用放大作用,那到底怎么放大的呢?

别着急,小编这就为你一一详细讲述。
放大状态,得满足:发射结正偏UBE>0、集电结反偏UBC<0。

三极管

图来自哔站郑益慧老师网课视频,小编截的图(侵删)

1、b、e极之间加正向电压,就是发射结正偏,就会促进多子扩散,发射区的多子“自由电子”向基区扩散,形成一个电流,我们叫“电子注入电流IEN”。

同时,基区的多子“空穴”也向N区扩散,形成一个电流,我们叫“空穴注入电流IEP”。

但是,电子注入电流比空穴注入电流大得多的多,IEN>>IEP,所以,电流IE我们就用IE=IEN来表示了。

2、我们再看基区,从发射区跑过来的自由电子很少的一部分会与基区的空穴复合或者说结合了。假如100自由电子里,2个给了复合,剩下的98个都给了集电区。

因为UBE>0,外加的正电场,会拉走基区的电子产生空穴,来给那自由电子复合,就是刚刚说的那2个被复合的空穴,就是这样,产生了“基区复合电流IBN”,这个是基极电流的主要成分。

3、就差集电区了。集电结UBC<0,反偏,促进少子扩散。从发射区跑到基区的电子随距离形成浓度差,正好基区自由电子是少子,这些跑过来的电子就趁着这个机会跑到集电区,那98个都跑过去了,形成的电流我们叫“收集电流ICN”,这是IC的主要部分,自然的,集电区与基区电流出现了比例关系98/2。

但是呢,集电区也有少子空穴呀,它和基区本身少子电子的漂移形成电流,“集电结反向饱和电流ICBO”。

我们通过图可以发现这几个电流关系:

基极电流:IB=IBN-ICBO;

集电极电流:IC=ICN+ICBO;

发射极电流:IE=IC+IB。

还有一个ICEO,“穿透电流”。是IB=0时,集电极仍然接电源时,三极管从上到下导通的一个微弱电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