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专栏】泰凌微电子USB音频适配器介绍

描述

有线耳麦因其高音质和稳定的音频传输而受到欢迎,但存在诸如连接线限制、易损坏和携带不便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限制,蓝牙耳麦通过无线连接技术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和便携性,但也面临连接稳定性和音质损失等问题。相比之下,2.4G耳麦采用专用的USB适配器连接,提供更稳定和高质量的音频传输,适用于对音质要求更高的领域,如专业音乐制作和游戏。而双模耳麦结合了2.4G和蓝牙技术,提供更灵活的连接选项和兼容性。

 

随着智能设备变得越来越薄,音频输出接口的品质下降,一些设备甚至只保留了USB接口,这导致使用无线耳机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泰凌微电子推出了具备USB音频适配器的2.4G耳麦、双模耳机和无线麦克风等音频设备(以下简称:Telink USB音频适配器)。

 

Telink USB音频适配器(dongle)采用2.4G私有协议传输数字音频信息,通过USB接口实现无线耳机或耳麦与设备之间的音频传输和控制。它解决了现代智能设备中移除传统3.5mm音频插孔,仅保留USB接口的问题,使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无线耳机或耳麦与设备进行音频传输和控制。

 

使用Telink USB音频适配器时,只需将其插入主设备(如PC、智能手机)的USB接口,它会被识别为带有多媒体控制功能的USB声卡(USB麦克风和USB扬声器)。通过与耳机或麦克风配对连接,它可以实现主设备与耳麦之间的音频传输和音频控制等。

 

泰凌微

 

1

Telink USB音频适配器具有以下特点

 

 

高稳定性

 

 

 

适配器实时监测2.4G传输的音频数据和USB收发的音频数据,通过算法优化和同步等处理方法,有效提高音频传输的稳定性。

 

强抗干扰

 

 

 

适配器与耳麦的通信采用自适应无线跳频通信技术,并支持重传。一旦通信过程遭遇无线信号干扰,它能够自动跳转通信频道,并可在数据丢失时进行多次重传,有效减少周围信号干扰对2.4G空中包传输的影响。

 

超低延迟

 

 

 

在连接2.4G耳机(或者双模耳机且无蓝牙电话音乐)的场景下,Telink USB音频适配器的音频传输延迟不高于30毫秒。

 

高品质音频

 

 

 

Telink USB音频适配器连接耳机后采用LC3编码、双声道48k采样率进行下行音频数据传输。在连接双模耳机并存在蓝牙电话或蓝牙音乐混音的场景下,采用16k采样率进行音频传输。对于连接耳麦的上行麦克风语音数据传输,采用MSBC编码、单声道16k采样率进行传输。在无线麦克风配套方案中则采用LC3编码和48k采样率语音数据传输。

 

2

Telink USB音频适配器提供多种

典型配套应用方案

 

 

  1. 支持双路音乐混音的双模真无线立体声耳机方案;

  2. 同时连接2.4G耳机、2.4G键盘和2.4G鼠标,实现音频和键鼠设备的同时在线功能的三合一方案;

  3. 支持3路同时连接传输音频的会议麦克风方案等。

 

对于双模耳机应用,用户还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双模耳机的手机来对Telink USB音频适配器进行OTA升级,以保持其功能和性能的最新状态。

 

3

总结

 

 

泰凌微电子提供了便捷优质的无线音频传输解决方案。通过Telink USB音频适配器将音频信号无线传输到配套耳机或耳麦等设备,用户可以自由移动而无需受到有线连接的限制。这些配套方案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使他们可以更自由地享受音乐、通话或其他音频功能。

 

 

关 于 泰 凌

泰凌微电子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低功耗高性能无线连接SoC芯片解决方案,包括经典蓝牙,蓝牙低功耗,蓝牙Mesh,Zigbee,Thread,Matter,Apple HomeKit,Apple“查找(Find My)”,和私有协议等低功耗2.4GHz多协议无线连接系统级芯片和丰富的固件协议栈。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照明,智能家居/楼宇,智能遥控,无线外设,智能零售,穿戴设备,无线音频,智能玩具,物流追踪,智慧城市等各类消费和商业应用场景中。

 

 

官网:www.telink-semi.com

微信公众号:telink-semi

泰凌开发者论坛:

https://developers.telink-semi.cn/

销售接洽:

中国大陆(华东、华北) : 

+86-21-20281118-8213

中国大陆(华南、香港、音频) : 

+86-0755-26614003

telinksales@telink-semi.com

 

泰凌微


原文标题:【技术专栏】泰凌微电子USB音频适配器介绍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泰凌微电子】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