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分析仪逻辑分析仪的区别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协议分析仪逻辑分析仪的区别

协议分析仪和逻辑分析仪是常用的测试工具,常常用于电子设备开发、生产过程中的故障排除和性能测试。它们都能够捕获并显示底层信号,但是在应用场景和功能上有所不同。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协议分析仪和逻辑分析仪之间的区别。

1. 概述

协议分析仪是一种专业测试工具,主要用于探测和分析各种通信协议以及协议之间的通信过程。它能够捕获并显示协议中每个数据包的详细信息,如数据包类型、长度、位数、错误校验码等,帮助用户更容易地查找协议中的错误或不足之处。协议分析仪适用于众多协议包括 CAN、I2C、SPI、UART、USB、Ethernet、TCP/IP 等。

逻辑分析仪是一种通用测试仪器,主要用于捕获和分析数字电路信号。它能够以高速的方式精确地捕获和显示信号波形,展示数字系统中信号的变化趋势以及各条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逻辑分析仪适用于大多数数字电路包括 FPGA、CPU、ASIC、DSP 等。

2. 应用场景

协议分析仪主要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实时分析和故障诊断,可用于网络通信、数据传输、无线通信、磁盘控制器等领域,可确定网络通信中的各种协议问题、性能损失、端到端数据延迟等。同时,协议分析仪还能够进行某些协议的主动测试,例如在 TCP/IP 网络中模拟 DOS 攻击。

逻辑分析仪则主要应用于数字电路系统的调试和分析。在硬件设计中,开发人员常常需要确定各个数字部件之间的时序关系和信号变化情况,以及有关的根本问题。逻辑分析仪可用于分析 FPGA、芯片、微控制器和处理器的逻辑信号等情况。

3. 功能

(1)带宽

简单来说,带宽是指仪器能够捕获信号的最高频率。协议分析仪、逻辑分析仪的带宽都不小于 1 GHz,但是对于某些通信协议,如 DDR 等,根据信号变化情况,需要更高的带宽。

(2)采样率

采样率是指仪器每秒采集到的数据点数。对于协议分析仪和逻辑分析仪来说,采样率需要按照被测系统的信号变化情况而确定。在实际测试中,噪声或者其他影响因素可能会导致不合理的采样,误报或漏报数据。

(3)解析度

解析度是指仪器可以区分信号的最小单位。协议分析仪和逻辑分析仪的解析度很高,一般为 8 至 16 位,足以捕获各种底层信号。

(4)协议支持

由于协议分析仪和逻辑分析仪的应用场景不同,对支持的协议类型有所不同。协议分析仪主要支持各种通信协议,例如 USB、SPI、I2C、UART、CAN 等协议,而逻辑分析仪则支持各种数字电路协议,例如 JTAG、ICP、SWD、PDI 等协议。不少协议的复杂性相当高,比如 USB 3.0 协议,需要较高的带宽和采样率,其复杂性可谓一绝。

(5)错误检测

协议分析仪和逻辑分析仪都带有错误检测功能,可检查如错误校验码或者其他数据问题等细节。对于协议分析仪,由于需要针对协议来进行分析,因此可以检测大量的数据包格式和错误码。而逻辑分析仪则对开发人员提供的数据源不做任何假设,并对其进行快速处理,以帮助开发人员定位问题。

4. 硬件和软件

(1)硬件

协议分析仪和逻辑分析仪有不同类型的硬件,以适应不同的测试环境。进口的协议分析仪和逻辑分析仪多数采用美国 Agilent 公司的硬件,并装配在机箱中形成整机设备,外形十分紧凑。

(2)软件

协议分析仪和逻辑分析仪的软件应用更加关键、复杂。软件通过图形化界面呈现捕获到的信号,并提供一系列分析功能以支持测试过程。两者的软件界面略有不同,协议分析仪针对协议的定义,使用相应的图像来展示协议的数据,坐标轴表示信号的变化情况。而逻辑分析仪则主要使用波形图来显示和处理信号。

5. 总结

总的来说,协议分析仪和逻辑分析仪是两种功能各异的专业测试工具。协议分析仪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协议的实时分析和故障诊断,适用于网络通信、数据传输、无线通信、磁盘控制器等领域;而逻辑分析仪则适用于数字电路系统的调试和分析,主要应用于 FPGA、芯片、微控制器和处理器的逻辑信号等情况。两者之间的区别还包括带宽、采样率、解析度、协议支持、错误检测等方面。无论哪种测试工具,用户都需要适当的硬件和软件,才能充分利用其测试功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