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过电流保护功能

描述

一、过电流保护功能

变频器使用中出现过电流的原因如下:

1、外部故障引起的过电流

如电动机堵转、变频器输出侧短路、变频器输出侧接地等。

2、运行过电流

如加速或减速时间过短引起的过电流,电动机遇到冲击负载引起的过电流等。

3、变频器自身故障引起的过电流

如逆变桥中同一桥臂的两个逆变管在逆变过程中总是不断地交替导通。由于逆变器件从饱和导通到截止以及从截止到饱和导通都需要时间,因此在交替过程中须有一个等待时间。在环境温度过高或器件本身老化等情况下,等待时间将变窄,有可能出现一个逆变管尚未完全截止而另一个逆变管已经开始导通,导致上下两个逆变管“直通”、直流电压被短路的现象。所以,变频器应具有过电流保护功能。

二、过载保护功能

对电动机进行过载保护的目的是使电动机不因过热而烧坏,因此进行过载保护的主要依据便是电动机的温升不应超过其额定值。

根据电动机发热的规律,所有的变频器都配置了电子过热保护。其主要特点有:

1、具有反时限特性,即电动机的运行电流越大,保护动作的时间越短。

2、在不同的运行频率下有不同的保护曲线,频率越低,允许连续运行的时间越短。因为电动机在低频运行时,如果没有外部强迫通风,散热情况将变差,即使在额定运行的情况下其稳定温升也会超过电动机的允许温升。

三、电压保护功能

1、过电压保护

1)电源过电压

当发生电源过电压时,可利用变频器的“自动电压调整”(AVR)功能,使输出的平均电压维持恒定。但电压太高,电动机侧电压脉冲的幅值过高,对电动机绕组的绝缘不利,必须跳闸进行保护。

2)降速过电压,即降速过快引起的过电压。变频器将首先进行自处理,如果自处理电压仍偏高,则跳闸进行保护。

2、欠电压保护

变频器发生欠电压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电源电压过低或缺相;变频器的整流桥损坏;变频器整流后的限流电阻未切除。

四、其他保护功能

1、模块的过热保护

变频器内部最需要进行发热保护的部件是逆变模块,这除了因为它是最关键的器件外,还因为逆变模块的工作过程是高频切换的过程,其累计的损耗功率较大,是主要的发热器件。所以,对逆变模块的散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为此,变频器内设置了温度检测环节,当温度超过一定值时,变频器将跳闸。

2、软件的自检保护

由于变频器软件系统的运算错误有可能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变频器对自身的软件具有完善的自检系统,一旦软件运算出错,将立即跳闸。

3、接收外部故障信号的保护

变频器的输入控制端中有1~2个专门接收外部故障信号的端子,拖动系统中任何需要保护的信号都可以接到该端子上。变频器在接收到外部故障信号时,将立即跳闸进行保护。

4、变频器的重合闸功能

1)设置重合闸功能的必要性

(1)避免误动作

因为变频器的保护环节较多,且灵敏度较高,存在着误动作的可能。为了防止拖动系统因误动作而停机,变频器在跳闸后将允许一定次数的自动重合闸。

(2)防止因外部的不重复冲击而跳闸

例如,电源变压器的功率因数补偿柜投入的瞬间电压波形将发生畸变,出现尖峰电压,对于这样的过电压,如果出现变频器跳闸,可以重合闸。

(3)电源的瞬间过电压或停电

如果电源网络因某种原因(如雷电等)出现瞬间过电压或停电,变频器可以再试重合闸。

2)重合闸功能的预置

重合闸功能的预置项目主要有两个:

(1)重合闸次数,即允许重合闸的次数,有的变频器最多可重合闸10次。

(2)重合闸的间隔时间,即两次重合闸的时间间隔,预置的范围通常是0~10s,也有可长达20s。

5、变频器报警输出电路

变额器报警输出电路的动断触点用于切断变频器电源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使变频器速断电,其动合触点用于接通声光报警电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