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EPYC 8004系列处理器参数介绍

处理器/DSP

891人已加入

描述

近日,AMD宣布推出全新的EPYC(霄龙)8004系列处理器。作为AMD第四代EPYC处理器的全新成员,代号“Siena”的EPYC 8004系列旨在满足云服务商、边缘计算场景以及电信服务商的独特需求。随着5G、物联网(IoT)、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边缘部署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需要更高效、更灵活的计算解决方案。AMD EPYC 8004系列处理器的强大性能和出色能效,将推动这一市场的发展。

amd

AMD 高级副总裁,服务器事业部总经理Dan McNamara表示:“全新EPYC 8004系列处理器凭借在单插槽平台上带来的出色的CPU能效,能够在空间和功耗有限的情况下满足基础设施需求,从而扩大AMD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AMD已经推出了多代数据中心处理器,提供了卓越的能效、性能和创新功能。现在随着第四代EPYC CPU系列全面完善,我们在企业和云,到智能边缘、技术计算等一系列工作负载中的领先地位将继续保持。”

amd

EPYC 8004系列处理器基于全新的SP6平台,是AMD为边缘计算市场提供的TCO优化程度更高的产品。该系列采用先进的Zen4c核心,采用单路设计,可选8~64核心,具有70~225W的TDP。在硬件配置上,它提供了6通道内存配置、96个PCIe Gen5.0通道和48个CXL V1.1+通道。这些特性使得它最多可拥有64个核心,从而大大提升计算效率和性能。

amd

值得一提的是,EPYC 8004系列处理器在能效比方面表现优异。它在SPECpower基准测试中提供了更高的每系统瓦特性能。这一优势意味着在满足同样计算需求的情况下,使用EPYC 8004系列处理器的服务器能消耗更少的电能,从而实现更高效的能源管理。

amd

另一方面,AMD EPYC 8004系列处理器的出色性能也得到了多项实际工作负载的验证。在视频编码工作负载中,EPYC 8534P处理器可提供领先的总帧数/小时/系统瓦特的表现。而在IoT边缘网关工作负载中,采用8核EPYC 8024P的服务器在每8kW机架的总吞吐量图性能中表现出色。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AMD EPYC 8004系列处理器在边缘计算领域的实力。

amd

AMD EPYC 8004系列处理器的出色表现,已经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公司Ericsson就表示,他们已经与AMD合作推出了Cloud RAN计算加速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够轻松管理巨大的流量增长,并以更高效、更高性能的方式使用移动网络。Ericsson认为,通过与AMD的战略合作和不懈努力,他们将能够为客户的Cloud RAN发展提供更多选择,同时为Cloud RAN部署带来更多灵活性。

不仅如此,全球领先的IT解决方案提供商Lenovo也宣布了其最新旗舰级边缘优化服务器——Lenovo ThinkEdge SE455 V3。这款服务器采用了全新的AMD EPYC 8004系列处理器,通过其卓越的性能和效率,为边缘计算带来了超高的计算性能和效率,从而释放数据智能并实现下一代AI应用。Lenovo副总裁兼边缘计算与电信总经理Charles Ferland对此表示:“Lenovo ThinkEdge SE455 V3凭借全新AMD EPYC 8004系列处理器带来的卓越性能,为边缘带来了超高的计算性能和效率,释放数据智能并实现下一代AI应用,同时以更紧凑、更静音的设计降低功耗,即使在更严苛的远程环境中也能稳定运行。”

同样对EPYC 8004系列处理器充满期待的还有Microsoft Azure。Azure Edge PM副总裁Bernardo Caldas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AMD EPYC 8004系列处理器的推出。零售业和制造业等行业在边缘使用Microsoft Azure服务器的客户现在可以从EPYC 8004系列所提供的独特功耗、性能和环境能力中获得诸多优势。”

此外,Supermicro也推出了基于AMD EPYC 8004系列处理器的全新边缘平台。以Supermicro H13系列WIO服务器为基础,这些平台经过优化可以为边缘和电信数据中心提供强大性能和超高能效。EMEA总裁及WW FAE解决方案和业务高级副总裁Vik Malyala认为:“Supermicro标准机架安装和NEBS认证的Short-Depth系统所使用的全新AMD EPYC 8004系列处理器是各种工作负载的理想选择。”

amd

综上,AMD EPYC 8004系列处理器的发布,无疑为智能边缘部署市场带来了新的可能。通过其卓越的性能和能效表现,它将帮助推动边缘计算的发展,并为电信服务商、云服务商以及各类企业用户提供更高效、更灵活的计算解决方案。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