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中内存碎片产生过程说明

嵌入式技术

1344人已加入

描述

在嵌入式系统中,内存是十分有限而且是十分珍贵的,用一块内存就少了一块内存,而在分配中随着内存不断被分配和释放,整个系统内存区域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碎片。

因为在使用过程中,申请了一些内存,其中一些释放了,导致内存空间中存在一些小的内存块,它们地址不连续,不能够作为一整块的大内存分配出去,所以一定会在某个时间,系统已经无法分配到合适的内存了,导致系统瘫痪。

系统中实际是还有内存的,但是因为小块的内存的地址不连续,导致无法分配成功。

内存碎片产生过程,如下图所示:

嵌入式系统

过程说明如下:

(1)、此时内存堆还没有经过任何操作,为全新的。

(2)、此时经过第一次内存分配,一共分出去了 4 块内存块,大小分别为 80B、80B、10B 和100B。 

(3)、有些应用使用完内存,进行了释放,从左往右第一个 80B 和后面的 10B 这两个内存块就是释放的内存。如果此时有个应用需要 50B 的内存,那么它可以从两个地方来获取到,一个是最前面的还没被分配过的剩余内存块,另一个就是刚刚释放出来的 80B 的内存块。但是很明显,刚刚释放出来的这个 10B 的内存块就没法用了,除非此时有另外一个应用所需要的内存小于 10B。 

(4)、经过很多次的申请和释放以后,内存块被不断分割、最终导致大量很小的内存块。也就是图中 80B 和 50B 这两个内存块之间的小内存块,这些内存块由于太小导致大多数应用无法使用,这些没法使用的内存块就沦为了内存碎片。

内存碎片是内存管理算法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否则的话会导致实际可用的内存越来越少,最终应用程序因为分配不到合适的内存而崩溃,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优良的内存分配算法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