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路的运行要求

描述

一、电缆线路的巡视

1、巡视周期

1)竖井内的电缆每半年至少巡视一次。

2)特殊情况,如遇暴雨发生洪水时,应进行特殊巡视,对挖掘暴露的电缆按工程情况,应加强巡视。

3)变电所的电缆沟、隧道、电缆井、电缆架、电缆线段等的巡视至少三个月一次。

4)电缆终端头根据现场运行情况,每1~3年停电检查一次;对于户外电缆终端头,每三个月巡视一次,每年至少一次的夜间巡视,并选择在细雨和初雪的日子进行。

2、巡视内容

1)对敷设在地下的电缆线路,应查看路面是否正常,有无挖掘痕迹及线路标桩是否完整无缺等。

2)在地下电缆的防护区,应查看有无堆放垃圾、建筑材料、笨重物件、酸碱性排泄物及其他有害的化学物品。地下电缆的防护区为线路两侧0.75m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区域。

3)对于通过桥梁的电缆,应检查桥梁两端电缆是否拖拉过紧、保护层或槽有无脱开或锈蚀现象。

4)电缆人井墙壁应无裂缝和漏水情况,排管口应无脱开现象,备用排管应用专用工具疏通,检查其有无断裂现象。

5)隧道内的电缆要检查电缆位置是否正常、温度是否正常、构件是否失落、通风、排水、照明等设备和设施是否完整,应特别注意检查防火设施是否完善、隧道内是否有积水或堆积污物。

6)检查电缆终端套管是否清洁,引出线连接点是否紧固,有无发热情况,靠近地面一段电缆是否被车辆碰撞等。

二、电缆线路的运行要求

1 、不允许将三芯电缆中的一芯接地运行。在三相系统中用单芯电缆时,三根单芯电缆之间的距离确定,要结合金属护层或外屏蔽层的感应电压和由其产生的损耗、一相对地击穿时危及邻相的可能性、所占线路通道宽度以及便于检修等各种因素全面考虑。除充油电缆和水底电缆外,单芯电缆的排列应尽可能组成紧贴的正三角形。

2 、三相线路使用单芯电缆时,每相周围应无紧靠铁件构成的铁磁环路。

3 、电缆线路正常的工作电压一般不应超过电缆额定电压的15%,电缆线路的升压运行必须经过试验鉴定,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4 、在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接头处,电缆的铠装、铅包和金属接头盒应有良好的电气连接,使其处于同一电位。在电缆两端应按《电气设备接地装置规程》的规定接地。

三、电缆负荷的监视

长时间过负荷将使电缆温度过高,加速电缆绝缘的老化,缩短使用寿命,并可能造成事故。因此对电缆负荷进行监视是非常必要的,监视方法如下:

1 、变电所对每条配出的电缆线路都应装有电流表,可以在表盘上标有冬季、夏季最高允许负荷的控制红线,若负荷超过了红线,应立即报告上级,并采取措施将电流降下来。

2 、电缆负荷除用表盘上的电流表测量外,还可以用钳形电流表,由专人负责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的结果,运行人员应系统地进行分析,对有问题的电缆线路采取措施,以保证安全运行。

3 、对多条电缆并用的线路,还应分别测出每条电缆的电流,以防由于接触不良而造成电流分配不均匀,引起过负荷。

四、电缆温度的测量

电缆线路在运行中除了经常测量负荷外,必须检查电缆外皮的温度,以确定电缆有无过热现象。这是因为:

1 、计算电缆允许载流量时所采用的热阻系数和并列校正系数与实际情况有些差别;

2 、设计人员在选择电缆确定导体截面时,可能缺少整个线路敷设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充分资料;

3 、新建和改建的电力电缆或热力管路等,对原来的周围环境和散热条件产生影响;

4 、电缆过分密集程度大大超过了设计和运行部门的规定。

五、电缆腐蚀和预防

1、杂散电流的腐蚀和预防

1)排除路面积水;

2)电缆在接近铁路轨道的地方,应安装在绝缘管内,如陶瓷管或浸过沥青的石棉水泥管,以加强绝缘;

3)在杂散电流密集的地方安装排流设备,即用一根导线把电缆铅包铠装和钢轨连接起来,排流导线应接串联调整电阻、电流表及熔丝,串联电阻的选择应根据铠装的发热情况,使杂散电流不致太大。

2、化学腐蚀和预防

1)产生化学腐蚀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两种:一是电缆在制造过程中,由于金属护套的外护层用料不当,内含有对铅或铝有腐蚀性的物质,如油麻内含有石碳酸等;另一种是周围环境不良所致,如土壤中含有酸、碱、氯化有机腐蚀物等。

2)防止化学腐蚀应从电缆制造厂方面和排除腐蚀源入手,要求电缆厂在制造过程中所用的金属护套外护层本身不带有腐蚀性物质。由于铅包电缆更容易腐蚀,因此常用挤塑套防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