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干扰机理分析

描述

大家好,我是记得诚。

上文介绍了ESD的基本知识,对ESD的测试标准进行了解析,包括静电发生器的介绍,实验布置要求,静电放电实验的实施及判定等内容。

本文主要介绍ESD的干扰机理。

一、静电放电产生的原因及途径

1.1 静电产生的原因

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组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A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

静电发生器

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

1.2 静电产生的途径

静电产生的途径主要方式有:摩擦起电、接触起电、剥离起电、热电子放出带电、传递带电、喷射带电、光电子带电、感应起电等。

1、接触起电

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其中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带正电,而另一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

静电发生器

2、摩擦起电

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使两个物体带上了等量的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

静电发生器

3、剥离起电

物质原有的电荷平衡被打破,两边带上相反的电荷,同种物质的剥离和不同物质间的剥离都会产生静电。

静电发生器

4、感应起电

感应起电通常是对导体来说的。处于静电场中的物体,由于静电感应,使得导体上的电荷重新分布,从而使物体的电位发生变化。当带电物体接近不带电物体时会在不带电的导体的两端分别感应出负电和正电。

静电发生器

5、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是导体在静电场中特有的现象,所谓静电感应就是导体在静电场中,其表面不同部位感应出不同电荷或导体上原有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由于静电感应,不带电的导体可以变成带电的导体,即不带电的导体可以感应起电。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