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频器的作用和缺点

描述

再给课程打打call(已经更新到第五节课),对超外差接收机或者射频系统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这门课程。

1 混频器的作用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中,在发射端,需要把一个基带信号变频到射频频率;在接收端,需要把一个射频频率变频到基带信号。这种频率搬移的操作,称为混频,而实行这种操作的器件,称为混频器。

所有的混频器,都可以看作乘法器。但是,从混频器实现的角度看,混频器可以分为加性混频和乘性混频。

当RF和LO信号施加在同样的输入端口上时,称为加性混频;当RF和LO信号施加在不同的端口时,称为乘性混频。一般来说,乘性混频器会比加性混频器具有更好的LO和RF端口隔离度。

2 理想混频器也有缺点

任何一个器件,只要它具有幅度非线性,就可以有混频的现象。

假设有一个理想的混频器,RF信号是理想的,LO信号也是理想的。这时候,会产生两个IF输出,频率分别位于RF+LO和|RF-LO|处。然后通过滤波器,取出想要的IF信号。即,给定一个RF信号和LO信号,会产生两个IF输出。

同样的,两个满足一定频率关系的信号(即有用信号和镜像信号),经过混频器后,会产生在同样频率的中频信号,如下图所示。

RF

这两个现象,都是源于混频器本身的数学原理,而不是由于混频器性能偏离理想状态。也就是说,再理想的混频器,也会存在着两种现象。

不过,每一个实际的混频器的输出,都会包含大量的不需要的产物,包括噪声,MXN阶分量;干扰信号与本振相噪或者本振杂散的倒易混频,也使得混频器的输出频谱更加复杂。

3 混频器的镜像响应现象

在RF的镜像频率处,即使没有人为产生的干扰信号,在镜像频率处的噪声,也还是会混频到中频,恶化信噪比。

可以通过滤波和相位抵消,来减小RF镜像响应。当滤波器对镜像干扰能提供足够的抑制,可以使用滤波技术;如果镜像频率离有用信号很近,无法滤除的时候,可以采用相位抵消的方法,如镜像抑制混频器。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