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LED显示行业最热的话题,莫过于“MiP和COB路线之争”。自MiP加速入局以来,行业不少厂商高调宣布跟进MiP,并将COB“冷落在旁”。同时,也有部分厂商在坚守,等待COB“主宰”时代的到来。
在P1.0以下微间距LED市场
进一步崛起之际
行业究竟该走向MiP还是COB?
近日,数字音视工程网记者就此话题,和LED龙头厂商洲明科技产品线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探讨。洲明科技Micro LED产品的研发负责人持有这样的观点:
MiP真正的产业机理是“微缩”
对于MiP加速入局的现象,洲明科技产品负责人认为,MiP名义上是Micro in Package,实际上大部分厂商都将MiP简单粗暴地理解为“把传统SMT的逻辑进行缩小”。
作为少数能够实现Micro in Package的厂商,洲明对MiP的态度更加务实。洲明科技认为,MiP产业机理在于“微缩”——向外延芯片段进行产业链收缩,带来产出效果的大幅提升,这才是MiP真正的意义所在。
洲明将MiP的着眼点落到产品替代和升级。其延续性强,无需改动结构电子,便可解决SMT的亮度、色差等痛点,并可实现P1.0以下微间距,更适合传统产品线产品升级转型,可迅速完成租赁、户内户外、专商显、渠道等LED产品的覆盖,无缝衔接过渡SMT到微间距时代的阵痛期,是未来产业替代的重要方向。
COB市场替代率飞跃,已达“最佳效应点”
另一方面,洲明科技肯定COB的进展:COB今年的市场总份额已经超过10%的行业规模,成功实现起量。
高端专商显P0.9以下COB占据主流,P1.2以下替代率目前已达50%以上,P1.5以下也开始加速实现替代,预计将达到20%-30%的替代率。根据市场反应来看,COB实际上已达到“最佳效应点”,只待配置和成本之间的平衡点实现质的突破,COB便能大规模铺开。
按产业规律,明年COB的市场替代率将达到15%-16%,此时将实现飞跃型发展,35%~50%的替代率在两三年之内会实现。对此,洲明自然也提前布局了充分的技术储备。
6月,洲明在Mini/Micro全场景产品发布会上宣布其COB全形态已可满足全场景应用需求,点间距覆盖P0.3-P4.0,自研固晶混编算法,固晶效率达UPH≥30K,相比以往 提升了50%以上。固晶良率超过了99.999%,综合产品良率达到98%以上。同时采用“两大核心+五大支撑+一大平台”,依靠大亚湾二期生产基地以及 Mini LED项目的投产,总体产能合计达到2000KK/月,计划COB产能每年递增30%。
同时,洲明科技认为,COB和MiP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技术。相对于MiP的“产业替代”方向,COB被定义为“产业升级”的方向。未来的技术走向应该根据客户需求和实际效果来决定,取决于市场的选择。
因此,出于产业升级的逻辑,洲明科技采用MiP和COB双路线并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实现全方位战略布局。目前,洲明 UMini系列产品 P0.4、P0.6、P0.7、 P0.9、P1.1、P1.2、P1.5、 P1.8 已实现规模量产,成本具有竞争优势,UMini已形成批量销售;P0.4 Micro产品已正式发布,并具备量产能力。
聚焦AM架构
此外,洲明Mini LED规模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迅速增长,为提升相应动能,将集中精力优化驱动架构,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在实践方面,就是采用主动式矩阵TFT电路来驱动的AM架构,充分发挥性能和成本优势。
洲明科技认为,AM架构(Active Matrix)对于Micro LED技术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AM架构是一种逐行扫描式的驱动方式,每个像素都有一个独立的驱动电路,可以精确控制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和颜色。与之相比,传统的被动矩阵PM(Passive Matrix)驱动方式受限于逐行驱动,像素控制相对不够精准,其痛点在高分辨率和高刷新率的Micro LED显示中尤为明显。
采用AM架构,可以帮助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更准确的颜色表现和图像质量,呈现更多的亮度层次,增强图像的细节表现和画面的真实感,还可以降低能耗,提高电源效率。综上所述,AM架构可以解决Micro LED显示中的像素控制难题,提升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极大推动Micro LED的商业化进程。
而对于优化驱动架构的技术支撑,洲明科技已经拥有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广东省 LED 光电技术与应用工程中心、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科研创新平台,同时与外部具有强韧的技术合作,与各大科研单位、高校联合打造产学研平台,推动形成全产业链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Mini/Micro LED商业化应用链条,积极应对超高清微间距时代的到来。
总结
通过对COB和MiP技术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在 Mini/Micro LED 领域,洲明科技已成为行业内具备全工艺流程、全产品形态、应用覆盖广泛、产能 规模全面领先的龙头企业。同时,洲明背靠强大的研发队伍,以及全球单项规模最大的 LED 智能制造基地,实现了结构设计、制造制程等关键技术与生产能力的行业引领。
审核编辑:彭菁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