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衡放大器的噪声系数的问题

模拟技术

2347人已加入

描述

前阵子,和号友讨论问题,她说她们的接收机的带宽很宽,然后非线性又要求高,驻波还也需要小。

脑子里突然闪过刚参加工作时,看低噪书籍的时候,上面有一章节讲平衡放大器的。

然后又过了一两天,又有号友在后台问关于平衡放大器的噪声系数的问题。

噪声系数

突然,一下子来了点兴趣。

毕业工作到现在,都没什么机会用到平衡放大器。现在发现,原来在指标严苛的地方,大家还是在用这种拓扑架构。

平衡放大器是用两路放大器+两个90度3dB电桥组成,如下图所示。功率由A1端输入,等分为两部分P1和P2两部分。P1被移相-180度,P2被移相-90度,然后分别由两个放大器放大。

如果两个放大器的增益相等,且传输相移皆为0度,则两路放大后的信号功率分别为GP1和GP2,GP1的相位是-180度,GP2的相位是-90度。

这两路信号,在RF OUT处同相位,所以功率叠加;在B4端口中,相位相差180度,因而理想情况下没有输出。

所以:

Pout=GP1+GP2=G(P1+P2)=GPin

因此,平衡放大器的增益等于单个放大器的增益。

噪声系数

那你也许会说,既然增益都一样,那为啥还要额外增加三个器件呢,是吃饱了没事干吗?

当然不是啦。

平衡放大器除了多用器件,成本高之外,它在性能方面基本上都是优点。

优点1:输入驻波比好。

噪声系数

假设RF In的信号,分成两部分信号。

一部分是由A1端口到A2端口,A2端口的功率再返回到A1端口,总相移是-360度;另一部分是由A1端口到A3端口,A3端口的功率再返回到A1端口,总相移是-180度。所以两部分信号反射回来后,相位相反,功率抵消,因此A1端口没有反射信号。

所以输入驻波,理论上变得很好。

而从A2和A3反射回来的信号在A4端口叠加,此时需要在A4端口接一匹配负载,来吸收反射功率。

优点2:输出驻波好。

噪声系数

假设RF OUT端有反射信号进来,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由B1端口到B2端口,B2端口的功率再返回到B1端口,总相移是-360度;另一部分是由B1端口到B3端口,B3端口的功率再返回到B1端口,总相移是-180度。所以两部分信号反射回来后,相位相反,功率抵消,因此B1端口看不到反射信号。

所以输出驻波比,理论上变得很好。

而从B2和B3反射回来的信号在B4端口叠加,此时需要在B4端口接一匹配负载,来吸收反射功率。

优点三:OIP3和P1dB点都double

噪声系数

优点四:稳定性变好。

当电路理想的时候,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是无反射的,所以即使单个放大器本身具有潜在不稳定性,但是从平衡放大器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看,是绝对稳定的。

优点五:噪声系数好。

平衡放大器的最低噪声系数和单个放大器是相同的,但是在设计匹配电路的时候,可以完全按照最佳噪声匹配来设计,以获得理想的最小噪声匹配,不需要兼顾驻波比。

当然,如果考虑3dB电桥的非理想性的话,噪声系数还是会比单个放大器要大一点。

至于,为啥平衡放大器的噪声系数没有比单个放大器大3dB,文献[3]上有推导,但是我还没看懂。

优点六:可靠性要高点

因为有两个管子,坏了一个放大器的话,还能凑合着用,虽然输出功率低了点。比单个放大器的可靠性要高点。

参考文献:

[1] https://blog.minicircuits.com/a-practical-introduction-to-rf-microwave-balanced-amplifiers-and-their-applications/

[2] 微波集成电路, 国防工业出版社

[3] Noise Figure of a balanced amplifier , Akif Alperen Coskun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