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5G上下行速率如何计算呢?

通信网络

635人已加入

描述

4G速率计算

LTE的下行峰值速率(peak data rate)可定义为满足以下条件时的最大throughput:

整个带宽均分配给一个UE

使用最高阶的MCS

使用可支持的最大天线数

在实际中,需要考虑典型的无线信道开销,如控制信道、参考信号、保护间隔等。

FDD峰值速率:

1slot = 0.5ms(一个系统帧system frame为10ms,每个子帧subframe为1ms,每个子帧包含2个slot);

1slot = 7 modulation symbols(使用正常长度的循环前缀CP);

1modulation symbol = 6 bits(使用64QAM调制)

单个子载波下的峰值速率 = 每个slot的symbol数 * 每个symbol的bit数 / 每个slot所占的时间 = 7 * 6 / 0.5ms = 84kbps。(1s = 1000ms)

对于20M带宽而言,100个RB用于数据传输,每个RB包含12个子载波,共有1200个子载波,则单天线下峰值速率为1200*84kbps = 100.8Mbps。

下行峰值速率:100x12x7x6x2/1000=100.8M

100--100个RB;12--每个RB12个子载波;2--采用2*2 MIMO复用模式情况下,速率加倍;6--64QAM每个符号对应6个bit。

如果是4*4 MIMO,则峰值速率为单天线时的4倍,即403.2Mbps。如果使用3/4的信道编码,则速率降低为302.4Mbps。

下行峰值速率:100x12x7x6x2/1000 x 4=403.2M

下行峰值速率:100x12x7x6x2/1000 x3/4=302.4M

注:

①:UE看到的实际速率取决于即时的信道条件以及共享无线资源的用户数。例如:如果由于信道质量较差,调制从64QAM降低到QPSK,则速率从302.4Mbps降到100.8Mbps。如果把码率从3/4降到1/3,则速率进一步降低到44.8 Mbps。

②:前面介绍的并未把PDCCH、参考信号、PBCH、PSS/SSS以及编码的开销考虑进去。假设这些开销总共为25%,非空分复用情况下,真正可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最大速率为100.8Mbps * 75% = 75.6Mbps。

③:也可以先计算RE总数,再乘以每个symbol的bit数:6,得到峰值速率。

对于TDD而言,由于一个10ms的系统帧内既存在下行子帧,又存在上行子帧,以及特殊帧的存在,因此同等条件下,其峰值速率小于FDD的峰值速率。(根据下行子帧在一个系统帧中所占的比例,乘以相应的系数)

TDD峰值速率:

QAM

TD-LTE上下行时隙配置表

比如配比1,如图3 在一个5ms半帧内 ,2上行子帧,2下行子帧,1特殊子帧,再假设特殊子帧配置7:,如图2,DL:Ul:GP=10:2:2 (总共14:每一个子帧有14个OFDM符号)。计算上下行峰值速率:

①:20MHZ带宽有100个RB,每个RB在频域上是12个OFDM符号,所以20MHZ带宽有1200个OFDM符号;

②:一个5ms半帧内:下行的OFDM符号有14*2+10=38个(2个上行子帧+特殊子帧里的10个下行OFDM)

③:一个5ms半帧内:上行的OFDM符号有14*2+2=30个(2个上行子帧+特殊子帧里的2个上行OFDM)

④:现在计算可以得出(cat3 下行6bit. 上行4bit每OFDM):

下行速率:(6*1200*38)/5(bit/ms)=55Mbps

上行速率:(4*1200*30)/5(bit/ms)=29Mbps

5G速率计算

5G速率因素构成描述:子载波间隔=30khz,调制阶数max=256QAM,编码效率=92.5%,上下行时隙配置2:8,控制信道存在一定开销,系统带宽=100M,PRBmax=273,基站64天线发送,UE 4根接收天线。影响的5G峰值的因素甚多:比如用户的终端能力限制、网络带宽的限制、无线环境的影响。

(1)线上传输

①:子载波间隔=30kHz:可以计算出每秒一个载波上传输的码元数。我们知道时间与频率成反比T=1/F,即码元的长度与子载波间隔成反比得到每个码元占用1/30000 s,再给每个符号前加上CP(对抗多径干扰)每个载波上每秒钟可以传28000个码元(不加CP能传30000个)

②:调制阶数max=256QAM,根据计算公式log2 M 可以计算出每个码元携带的信息量为log2 256=8bit

③:编码效率=92.5%:在实际传输的过程中我们会加入一部分冗余编码(监督位)来对抗无线信道传输中引入的噪声和干扰,用来检错和纠错的。这部分冗余编码的开销占7.5%。

④:上下行时隙配置2:8,控制信道存在一定开销。大部分时间(码元)内在做下行传输,小部分时间(码元)在做上行传输。

每个slot包含14个码元,在DL中,每传输14个下行码元就有2个码元的额外开销(用于PDCCH和DMRS等控制信息的传输)。同时每传输10个slot,只有前面的7个时隙和第8时隙的部分(6/14)做下行。因此真正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码元约占(12*7+4)/140(10个slot包含14*10个码元,前面7个slot每个slot含有12个下行码元,第八个slot含有4个下行码元)

可以算出在一条数据的跑道上的传输速率约为:

28000*8*92.5%*(12*7+4)/140=130240bit/s

(2)面上传输

⑤:带宽=100M,PRBmax=273:100M的系统带宽下,至多可以占用273个PRB,即273*12个子载波。换句话说给汽车运输的跑道有273*12个,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3)三维空间传输

⑥:基站64天线发送,UE4根接收天线:数据的传输拓展到了空间上,UE通过识别不同路径传输过来的信号来实现多组数据同时接收。由于受限于UE端的天线数目,最多只能支持4组数据流同时接收。这时候相当于在空间上建立了4层相同的跑道分别位于地面,地上一层,地上二层,地上三层,传输速率又有了4倍的提升。

目前5G系统配置下的下行理论峰值速率:

130240*273*12*4=1706664960bit/s≈1.6Gbit/s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