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复矢量电流调节器设计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导读:本期主要介绍永磁同步电机复矢量电流调节器。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d、q轴电流存在动态耦合的问题,在基于有效磁链概念得到IPMSM的复矢量数学模型,设计出相应的复矢量电流调节器,实现了d、q轴电流的动态解耦。通过仿真验证所实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一、引言

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IPMSM的d、q轴电压存在耦合,从而导致d、q轴电流存在动态耦合。随着转速的升高,耦合作用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从而影响电流环的动态性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系统不稳定。常见的解耦方法包括前馈解耦控制、反馈解耦控制和复矢量解耦控制等。

二、复矢量电流调节器设计

2.1、复矢量电机数学模型

永磁同步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

2.2、复矢量电流调节器设计

永磁同步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

传统的PI调节器参数整定的依据也是基于零极点对消,在这不做过多介绍。

永磁同步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

复矢量解耦控制利用零极点对消的原理,通过在电流调节器中增加一个随转速变化的零点来对消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中随转速变化的极点,以此来消除耦合项的影响。相比于反馈解耦控制,复矢量解耦控制具有更好的动态解耦性能,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参数鲁棒性。PI参数选取同上,由图4得到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永磁同步电机

三、仿真系统搭建与分析

永磁同步电机

图3-1 基于传统线性PI调节器的IPMSM_FOC

永磁同步电机

图3-2 基于前馈电压解耦控制的IPMSM_FOC

永磁同步电机

图3-3 基于复矢量PI电流调节器的IPMSM_FOC

永磁同步电机

(a)传统线性PI调节器

永磁同步电机

(b)前馈电压解耦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c)复矢量P电流调节器

图3-4 不同控制下的d、q轴电流变化情况

从图(3-4)中对比可以发现,电机转速较高时,当q轴电流发生阶跃变化时,传统PI电流调节器d、q轴存在较大耦合且有较大的超调,动态响应较慢。相比之下,复矢量电流调节器能够很好的消除d、q轴电流的动态耦合和电流超调,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

四、总结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因d、q轴电感不相等,所以很少有复矢量解耦控制的介绍。基于有效磁链的概念推导了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复矢量数学模型,并对比分析了传统PI电流调节器和复矢量电流调节器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证明复矢量电流调节器具有很好的d、q轴电流动态解耦效果和动态响应性能,更有利于实现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高性能控制。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