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VCC电压是如何产生 降压与过零检测电路设计原理图

控制/MCU

1890人已加入

描述

整体原理图

先说阻容降压部分,R8、C2、D2、D3、ZD1、ZD2构成常见阻容降压电路,交流电经过半波整流阻容降压后,在两个稳压管ZD1、ZD2两端形成11.2V左右的直流电压(这个电压是提供给后面的12V继电器使用的)。阻容降压电路交流电的正负半周的电流流向分别如下:

稳压二极管

交流电正半周电流流向

稳压二极管

交流电负半周电流流向

负半周时,D2为C2提供交流通路,D3起到隔离单向截止的作用。阻容降压电路还是比较简单的,下面讲系统电源的供电电路。

单片机系统供电为5V,Q2和ZD2组成5V稳压电路,Q2的发射极电压跟随基极电压,基极电压被钳位在5.6V。所以相对于GND1这个参考电位来说,Q2发射极电压为6.3V,因为Q2发射极的电压约为0.7V。我们知道ZD1,ZD2两端的电压为11.2V。根据原理图,稳压管ZD1、ZD2支路是和Q2、EC2这两个器件串联后的支路并联在一起的。

分别是下图的支路1和支路2:

稳压二极管

支路1的电压为已知的11.2V。支路2中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的电压为上面已知的6.3V。可得知EC2上面的电压为11.2-6.3=4.9V。至此,我们明白了单片机VCC电压是如何产生。以下图片电流流向很好的说明了VCC是如何产生的。

稳压二极管

最终EC2上的电位差为4.9V

下面来讲讲过零检测电路,在该方案中,过零检测信号是用来给单片机计时用的,一般来说,只要过零检测电路滤波做的好,软件处理的好,计时精度还是能让人满意的。一般情况下会比单片机的内震计时精度要高。D1、R2、R6、Q1组成过零检测电路,交流电正半周时,Q1会导通,交流电的负半周时,Q1会截止。这样在单片机的PA6口就能检测到一个高低跳变的方波,在交流电经过零点的时刻,波形会跳变(波形如下),电网频率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每个周期内交流电经过零点的次数是固定的,根据这个道理,计数一定时间内的过零点的数量就能准确的算出经过了多少周期。以上,单片机就是通过这个方法来计时的。

稳压二极管

方波为过零信号,正弦波为交流电波形

稳压二极管

交流电正半周时的电流通路

稳压二极管

交流电负半周时的电流通路,此时Q1截止

上图中D1的作用为,在交流电的负半周时,防止Q1的发射结反向击穿,因为三极管的发射结的反向耐压一般只有几伏。加入D1后,负半周时,发射极会被D1给钳位为0.7V,从而保证了Q1发射结的安全。

这电路巧妙的地方,用两个稳压二极管人为的制造了两个电压,一个大概5v,一个大概12V,Q2的作用是利用稳压管稳住基极电压来稳住发射级电压,和一个稳压管相比,最大的作用是增加电流。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