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联合华为等发布《下一代泛在实时通信网络需求、能力与架构理念白皮书》

描述

近日,在2023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期间,中国移动和华为等产业伙伴联合发布了《下一代泛在实时通信网络需求、能力与架构理念白皮书》,定义了实时通信网络未来演进的目标。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所长张昊对白皮书进行了现场解读。

 

华为云

 

白皮书开篇从科技创新等三个维度,阐述了当前实时通信网络持续演进的驱动力。列举了面向未来的实时通信应用场景示例,并结合场景,在业界首次引入了“下一代泛在实时通信网络(URCN)”的概念,识别出未来网络需要扩展支持的智能全感、多维连接和数字身份能力。最后,给出泛在实时通信网络可行的架构设计理念。

 

实时通信网络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从2G到5G的发展过程,每一代网络的发展都推动了移动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科技创新、用户需求和网络演进是实时通信网络发展的三大驱动力。科技创新方面,人工智能、算力网络和元宇宙等新技术的涌现为实时通信网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用户需求方面,随着全球数字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通信网络的个性化需求日益提升,沉浸式通信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网络演进方面,网络趋向IP化,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转变,IMS和5G新通话等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实时通信业务体验,但仍存在网元数目众多、接口种类复杂、交互流程冗长和新业务上线效率低等问题。未来,实时通信网络需要结合不同的通信模式和信息传输方式,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个性化内容体验。

 

未来实时通信网络将带来具有明显代际特征的业务场景和用户体验,比如多模态通信、裸眼3D通信、个人智能助理等沉浸式体验和多终端个人连接、多形态行业连接等场景,助力实时通信业务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个人消费者体验升级和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

 

支持上述场景和用户体验,需要引入下一代泛在实时通信网络(URCN),其包含四层含义:感知泛在,智能泛在,多维连接泛在,数字身份泛在。在上述四层含义上实现泛在,需要智能全感能力、多维连接能力、数字身份能力三大类能力的支撑。

 

本次白皮书的发布拉开了实时通信网络演进的序幕,我们呼吁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加入进来,不断丰富下一代泛在实时通信场景和用户体验,共同研究泛在实时通信网络关键能力和系统架构,不断推动实时通信产业发展和生态繁荣。

 

华为云

扫码即可

下载白皮书

 


原文标题:中国移动联合华为等发布《下一代泛在实时通信网络需求、能力与架构理念白皮书》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华为云核心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