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示波器的采样率和存储深度?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如何理解示波器的采样率和存储深度?

示波器是一种用于电子信号测量和分析的仪器。在理解示波器的采样率和存储深度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示波器通过探针或接口与被测电路连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波形。电压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和采样处理后,通过显示屏或计算机软件进行显示和记录。

示波器的工作方式
示波器主要分为模拟示波器和数字示波器两种类型。模拟示波器使用模拟电路来处理信号,数字示波器则将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进行处理。

1. 采样率(Sample Rate)
采样率是指示波器在单位时间内对信号进行采样的次数。以赫兹(Hz)为单位,一般表示为“Sa/s”或“MSa/s”(百万采样/秒)。采样率越高,示波器对信号的采样越多,波形显示的细节就会越丰富。常用的示波器采样率通常在几十MHz至几个GHz范围内。

为了避免信号失真和准确重构波形,依据奈奎斯特抽样定理,示波器的采样率应该满足至少为信号带宽的两倍,即采样率≥2 × 带宽。如果信号频率超过采样率的一半,就会产生混叠现象,导致波形失真。

采样率的选择应根据被测信号的频率进行。如果被测信号频率较高,要选择足够高的采样率以确保信号细节不丢失。如果被测信号频率较低,可以适当降低采样率以节省存储空间。

2. 存储深度(Storage Depth)
存储深度是指示波器可以用于存储和展示波形的最大样本数量。以采样点(Sample Point)为单位,表示为“pts”或“Mpts”(百万采样点)。存储深度决定示波器可以存储多少个采样点,从而影响示波器对信号的细节和持续时间的显示。

存储深度与示波器的内存容量直接相关。示波器的内存容量越大,存储深度就越大,可以存储更多的采样点,从而显示更长的波形。

存储深度的选择要根据被测信号的持续时间来决定。较小的存储深度适用于短时间观测,而较大的存储深度适用于长时间观测。如果存储深度不够大,则示波器在存储波形时会丢失一部分信号细节。

示波器的采样率和存储深度是同时存在的,两者共同决定了示波器对信号的测量性能。较高的采样率和存储深度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波形显示和更全面的信号分析能力。因此,在选择示波器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平衡采样率和存储深度的关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