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梯形加减速轨迹时间缩放

描述

基于上面的原理,不管是q(t)是何种加减速算法生成,都可以使用上面的时间缩放法进行时间同步,下面以梯形减速为例进行说明,流程如下图所示。

轨迹

轨迹

从流程图中可以看出,只需在插补环节对时间较小的轨迹进行时间缩放即可,整个流程计算量很少。

下面给出不同参数下的几个算例,实现代码在本文末尾。

算例1

有匀速段,位置与姿态位移量相差不大。

%位置梯形参数
vs=10;%起步速度
vmax=50;%最大速度
ve=20;%末速度
amax=500;%加速度
dmax=400;%减速度
L=10;%位移
Ts=0.001;%插补周期
%姿态参数
vs=5;
vmax=40;
ve=15;
amax=300;
dmax=200;
L=8;
Ts=0.001;

轨迹

算例2

位置与姿态位移量相差不大,均没有匀速段。

%位置梯形参数
vs=10;%起步速度
vmax=50;%最大速度
ve=20;%末速度
amax=500;%加速度
dmax=400;%减速度
L=5;%位移
Ts=0.001;%插补周期
%姿态参数
vs=5;
vmax=40;
ve=15;
amax=300;
dmax=200;
L=2;
Ts=0.001;

轨迹

算例3

位置与姿态位移量相差很大,位移是姿态的10倍,位移有匀速段,姿态没有匀速段。

%位置梯形参数
vs=10;%起步速度
vmax=50;%最大速度
ve=20;%末速度
amax=500;%加速度
dmax=400;%减速度
L=20;%位移
Ts=0.001;%插补周期
%姿态参数
vs=5;
vmax=40;
ve=15;
amax=300;
dmax=200;
L=2;
Ts=0.001;

轨迹

算例4

位置位移量大于0,姿态位移量为0,同步前姿态运行时间就是0,所以其轨迹就是一个点,在左图中看不到。时间同步后,姿态运行时间是与位置相同,只是速度和加速度始终是0。

%位置梯形参数
vs=10;%起步速度
vmax=50;%最大速度
ve=20;%末速度
amax=500;%加速度
dmax=400;%减速度
L=20;%位移
Ts=0.001;%插补周期
%姿态参数
vs=5;
vmax=40;
ve=15;
amax=300;
dmax=200;
L=0;
Ts=0.001;

轨迹

算例5

连续两段轨迹,同步前衔接速度是相等没有跳变的。同步后衔接速度发生了跳变,不连续。这是因为两段轨迹的缩放因子λ不相等

导致衔接处速度发生了跳变,这是时间缩放法的缺点,因此,时间缩放法不适用于衔接速度非零的连续轨迹时间同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