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前面讲述的CPU、内存一样,文件系统和磁盘I/O,也是Linux操作系统最核心的功能。
Linux中的一切都由统一的文件系统来管理,包括普通的文件和目录,以及块设备、套接字、管道等。Linux文件系统为每个文件都分配了两个数据结构,索引节点(index node)和目录项(directory entry),主要用来记录文件的元信息和目录结构。
换句话说,索引节点是每个文件的唯一标志,目录项维护的是文件系统的树状结构。目录项和索引节点的关系是多对一,或者可理解为一个文件多个别名。举个例子,通过硬链接为文件创建的别名,就会对应不同目录项,这些目录项本质上是连接同一个文件,所以索引节点相同。
更具体地说,文件数据是怎么存储的,是直接保存到磁盘的?实际上磁盘读写的最小单位是扇区,扇区只有512B大小,如果每次读写这么小的单位,效率一定很低。所以,文件系统又把连续的扇区组成逻辑块,再以逻辑块为最小单元去管理数据。常见的逻辑块大小是4KB,即连续的8个扇区。下面展示一张示意图: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目录项本身在内存中,索引节点在磁盘中。前面的 Buffer 和 Cache 原理中提到,为了协调慢速磁盘和快速CPU之间的性能差异,文件内容会缓存到页缓存 Cache中。索引节点自然也会缓存到内存中,增加速文件访问。
第二,磁盘在执行文件系统格式化时,会被分成三个存储区域,超级块、索引节点区 和 数据块区。其中,超级块存储整个文件系统状态;索引节点区存储索引节点;数据块区,存储文件数据。
目录项、索引节点、超级块、逻辑块构成Linux文件系统四大基本要素。不过,为了支持各种不同的文件系统,Linux内核在用户进程和文件系统中间,引入了一个抽象层,即虚拟文件系统VFS。VFS定义了一套所有文件系统都支持的数据结构和标准接口。这样,用户层和内核其他子系统都只需要跟 VFS 提供的统一接口交互就可以了,不需要关心底层各种文件系统的实现细节。下图很好展示了Linux文件系统的架构图,能更好的帮助理解系统调用、VFS、缓存、文件系统以及块存储之间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VFS下面Linux可以支持各种文件系统,按照存储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这些文件系统,要先挂载到 VFS 目录树中的子目录(挂载点),然后才能访问其中文件。比如安装系统时,要先挂在一个根目录( / ),在根目录下,再把其他文件系统挂在进来。
把文件挂到挂载点后,就能通过它去访问它管理的文件了。VFS提供的访问文件的标准接口,以系统调用的方式提供给应用程序使用。比如,cat命令,相继调用 open()、read()、write()。文件读写方式的各种差异,也导致I/O 的分类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缓冲与非缓冲I/O、直接与非直接I/O、阻塞与非阻塞I/O、同步与异步I/O等。下面详细解释下这四种 I/O分类:
第一种,根据是否利用标准库缓存,可以把文件I/O 分为 缓冲I/O 和 非缓冲I/O。这里的“缓冲”,其实指的是标准库内部实现的缓存。例如,很多程序遇到换行时才真正输出,换行前的内容,就是被标准库暂时缓存起来。因此,缓冲I/O 指的是利用标准库缓存来加速文件的访问,在标准库内部再通过系统调用访问文件;非缓冲I/O 指的是直接通过系统调用访问文件,而不通过标准库缓存。无论是缓冲还是非缓冲 I/O,最后都是通过系统调用访问文件。而根据前面内容,系统调用后,还通过页缓存,来减少磁盘I/O操作。
第二种,根据是否利用操作系统的页缓存,可以把文件I/O 分为直接I/O 和 非直接I/O。想要实现直接I/O,需要在系统调用中指定标志 O_DIRECT,如果不指定,默认是非直接I/O。不过注意,这里的直接、非直接I/O,其实最终还是和文件系统交互。如果实在数据库等场景中,还会看到,跳过文件系统读写磁盘的情况,即裸I/O。
第三种,根据应用程序是否阻塞自身运行,可以把文件I/O 分为阻塞I/O 和 非阻塞I/O。在应用程序执行I/O 操作后,如果没获得响应,就阻塞当前线程,自然不能执行其他任务,这是阻塞I/O;如果没获得响应,却不阻塞当前线程,继续执行其他任务,随后通过轮询或者时间通知的形式,获得之前调用的结果。比如,访问管道或者网络套接字时,设置 O_NONBLOCK 标志,表示非阻塞方式访问,若不做任何设置,默认就是阻塞方式访问。
第四种,根据是否等待响应结果,可以把文件I/O 分为同步I/O 和 异步I/O。在应用程序执行I/O 操作后,如果一直等到 整个 I/O完成后才获得响应,就是同步I/O;如果不等待 I/O 完成以及完成后的响应,继续往下执行,等到 I/O 完成后,响应会用事件通知的方式,告诉应用程序。比如,在操作文件时,如果设置了 O_SYNC 或 O_DSYNC标志,就代表同步I/O,后者是等待文件数据写入磁盘后才返回,而前者是在后者基础上,要求文件元数据也要写入磁盘后才能返回。再比如,在访问管道或者网络套接字时,设置选项 O_ASYNC后,就是异步 I/O内核会通过 SIGIO 或者 SIGPOLL,来通知进程,文件是否可读写。
总之,无论是普通文件和块设备、还是网络套接字和管道等,都通过统一的VFS接口来被访问。
$ df /dev/sda1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sda1 30308240 3167020 27124836 11% /
$ df -h /dev/sda1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1 29G 3.1G 26G 11% /
$ df -i /dev/sda1
Filesystem Inodes IUsed IFree IUse% Mounted on
/dev/sda1 3870720 157460 3713260 5% /
加上-i 参数查看索引节点的使用情况,索引节点的容量,(也就是 Inode个数)是在格式化磁盘时设定好的,由格式化工具自动生成。当你发现索引节点空间不足时,但磁盘空间充足时,很可能是过多的小文件导致的,一般的删除它们或者移到其他的索引节点充足的磁盘上,就能解决问题。
接下来,文件系统的目录项和索引节点的缓存,如何查看呢?
实际上,内核使用 Slab 机制,管理目录项和索引节点的缓存。/proc/meminfo 只给出了Slab整体大小,具体到每一种Slab缓存,就要查看 /proc/slabinfo。运行下面命令可以得到,所有目录项和各种文件系统的索引节点的缓存情况:
$ cat /proc/slabinfo | grep -E '^#|dentry|inode'
# name < active_objs > < num_objs > < objsize > < objperslab > < pagesperslab > : tunables < limit >
dentry 行表示目录项缓存,inode_cache 行,表示VFS 索引节点缓存,其余的则是各种文件系统的缓存。这里列比较多,可查询man slabinfo。实际性能分析时,更多使用 slabtop,来找到占用内存最多的缓存类型:
# 按下c按照缓存大小排序,按下a按照活跃对象数排序
$ slabtop
Active / Total Objects (% used) : 277970 / 358914 (77.4%)
Active / Total Slabs (% used) : 12414 / 12414 (100.0%)
Active / Total Caches (% used) : 83 / 135 (61.5%)
Active / Total Size (% used) : 57816.88K / 73307.70K (78.9%)
Minimum / Average / Maximum Object : 0.01K / 0.20K / 22.88K
OBJS ACTIVE USE OBJ SIZE SLABS OBJ/SLAB CACHE SIZE NAME
69804 23094 0% 0.19K 3324 21 13296K dentry
16380 15854 0% 0.59K 1260 13 10080K inode_cache
58260 55397 0% 0.13K 1942 30 7768K kernfs_node_cache
485 413 0% 5.69K 97 5 3104K task_struct
1472 1397 0% 2.00K 92 16 2944K kmalloc-2048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到,目录项和索引节点占用最多的 Slab缓存,但其实并不大,约23MB。
思考:find / -name file-name 命令导致会不会导致缓存升高,如果会,导致哪类缓存升高呢?
find / -name 命令是全盘扫描(包括内存文件系统、磁盘文件系统等),所以这里会导致 xfs_inode 、proc_inode_cache、dentry、 inode_cache这几类缓存的升高,而且在下次执行 find 命令时,就会快很多,因为它大部分会直接在缓存中查找结果。这里你可以在执行find命令前后,比较slabtop、free、vmstat输出结果,又会有更深的理解。
首先,根据存储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机械磁盘 和 固态磁盘。
机械磁盘:也称为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r,缩写HDD),机械磁盘由盘片和读写磁头组成,数据存储在盘片的环状磁道中,最小读写单位 扇区,一般大小为512B。在读写数据时,需要移动磁头,定位到数据所在的盘片磁道中,然后才访问数据。如果 I/O 请求刚好连续,那就不需要磁道寻址,可获得最佳性能,这就是顺序I/O 的工作原理。随机 I/O,需要不停地移动磁头,来定位数据位置,读写速度比较慢。
固态磁盘:Solid State Driver,缩写SSD,由固态电子元器件组成,最小读写单位 页,一般大小4KB、8KB等。固态磁盘不需要磁道寻址,不管是连续I/O,还是随机I/O的性能,都比机械磁盘好得多。
另外,相同磁盘的顺序I/O 都要比 随机I/O 快得多,原因如下:
在上一节提到过,如果每次都读写 512B 数据,效率会很低。文件系统会把连续的扇区或页组成逻辑块,作为最小单元管理数据,常见的逻辑块是 4KB,即连续的8个扇区,或者一个页。
其次,还可以按照接口来分类,可以把硬盘分为 IDE、SCSI、SAS、SATA、FC等。不同的接口,分配不同的设备名称。比如 IDE的会分配一个前缀为 hd 的设备名,SCSI 和 SATA会分配一个 sd 前缀的设备名。如果是多块同类型的磁盘,会按照a、b、c等字母顺序编号。
第三,还可以根据使用方式,将磁盘划分为不同架构。最简单的就是,作为独立磁盘来使用。然后再根据需要,将磁盘划分成多个逻辑分区,再给分区编号。比如前面多次用到的 /dev/sda,还可以分成两个分区 /dev/sda1 和 /dev/sda2。另一个比较常用的架构是,将多块磁盘组成一个逻辑磁盘,构成冗余独立 的磁盘阵列,RAID,提高数据访问性能,增强数据存储的可靠性。
根据容量、性能、可靠性的不同,RAID可以分为多个级别,如RAID0、RAID1、RAID5、RAID10等。RAID0有最优的读写性能,但不提供数据冗余的功能,其他级别的 RAID,在数据冗余的基础上,对读写性能有一定的优化。
最后一种架构,把磁盘组合成网络存储集群,再通过NFS、SMB、iSCSI等网络存储协议,暴露给服务器使用。
其实,在Linux下,磁盘是作为块设备来管理的,也就是以块为单位来读写数据,且支持随机读写。每个块设备都被赋予主、次两个设备号,主设备号用在驱动程序中区别设备类型,次设备号用来给多个同类设备编号。
为了减少不同块设备的差异带来的影响,Linux通过一个统一的通用块层,来管理各种不同的块设备。通用块层其实是处在文件系统和磁盘驱动中间的一个块设备抽象层。有两个功能:
第一个跟虚拟文件系统的功能类似。向上,为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提供访问块设备的标准接口;向下,把各种异构的磁盘设备抽象成统一的块设备,并提供统一框架来管理这些设备的驱动程序。
第二个功能,通用块层还给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发来的I/O请求排队,并通过请求排队、合并等,提高磁盘读写的效率。
对 I/O请求排序也是 I/O调度。事实上,Linux内核支持四种 I/O调度算法,NONE、NOOP、CFQ、DeadLine。
NONE:确切的说并不能算调度,因为它完全不使用任何调度器,对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的 I/O不作任何处理,常用在虚拟机中(此时磁盘 I/O调度完全由物理机支持)。
NOOP:最简单的一种调度算法,是一个先进先出的队列,只做一些最基本的请求合并,常用于SSD盘。
CFQ:完全公平调度器,是现在很多发行版的默认 I/O调度器。它为每个进程维护了一个 I/O调度队列,并按时间片来均匀分布每个进程的 I/O请求。类似于进程的CPU调度,CFQ调度还支持进程 I/O的优先级调度,所以适用运行着大量进程的系统,像桌面环境、多媒体应用等。
DeadLine:分别为读、写请求创建不同的 I/O 队列,可以提高机械磁盘的吞吐量,并确保达到最终期限的请求被优先处理。这种调度算法 多用在 I/O 压力比较大的场合,如数据库等。
结合上面讲的文件系统、磁盘和通用块层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整体来看 Linux存储系统的 I/O原理了。事实上,我们可以把 Linux存储系统的 I/O栈,由上至下分为三层:文件系统层、通用块层、设备层。看图:
根据这张全景图,我们可以更清楚理解,存储系统的 I/O的工作原理:
存储系统的 I/O,通常是整个Linux系统中最慢的一环。所以,Linux通过多种缓存机制来优化 I/O 效率。比如,为了优化文件访问性能,会使用页缓存、索引节点缓存、目录项缓存等多种缓存机制,减少对下层块设备的直接调用。同样,为了优化块设备的访问性能,会使用缓冲区,来缓存块设备的数据。
这里说一下常见的五个指标,使用率、饱和度、IOPS、吞吐量以及响应时间等,这五个指标是衡量磁盘性能的基本指标。
注意,使用率只考虑有没有 I/O,而不考虑 I/O大小,即使达到100%,也有可能接受新的 I/O请求。在数据库、大量小文件等这类随机读写比较多的场景中,IOPS更能反应系统整体性能。在多媒体等顺序读写较多的场景中,吞吐量更能反应系统整体性能。
一般来说,我们在为应用程序的服务器选型时,要先对磁盘 I/O的性能进行基准测试,推荐的性能测试工具 fio,来测试磁盘的 IOPS,吞吐量以及响应时间等核心指标。用性能工具得到的指标,作为后续分析应用程序的性能依据。一旦发生性能问题,就可以把它们作为磁盘性能的极限值,进而评估磁盘 I/O的使用情况。
接下来看看怎么观测磁盘 I/O?首推的工具 iostat,它提供每个磁盘的使用率、IOPS、吞吐量等各种常见的性能指标,当然这些指标来自 /proc/diskstats。iostats 的输出界面如下:
# -d -x表示显示所有磁盘I/O的指标
$ iostat -d -x 1
Device r/s w/s rkB/s wkB/s rrqm/s wrqm/s %rrqm %wrqm r_await w_await aqu-sz rareq-sz wareq-sz svctm %util
loop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loop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sda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sdb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下图说明了这些列的具体含义:
这些指标,你要注意,%util 磁盘使用率,r/s + w/s IOPS,rkB/s + wkB/s 吞吐量, r_await + w_await 响应时间。另外从 iostat 并不能直接得到磁盘的饱和度,但是可以把观测到的,平均请求队列长度 或者 读写请求完成的等待时间,跟基准测试的结果进行对比,综合来评估。
我们再来看看,每个进程的 I/O情况。iostat只能看到磁盘整体的 I/O性能数据,并不能知道具体哪些进程 在进行磁盘读写,推荐两个工具:pidstat 和 iotop。具体使用这里略过。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