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物联传媒
本文作者:旸谷
近日,苹果推出第十代iPad无线局域网+蜂窝网络机型,加入了对eSIM的支持,这是苹果首次在国内推出支持eSIM的iPad,中国联通也成为苹果iPad在中国大陆唯一受支持的eSIM 运营商。
近来几个月,三大运营商陆续停止办理eSIM智能手表业务引发不少用户热议,一时间eSIM中国市场要“亡”的言论尘嚣而上。
此次苹果推出支持eSIM的iPad虽只是其在eSIM业务布局中的一小步,却实实在在地成为中国eSIM市场迈开的一大步,也给焦灼已久的eSIM国内用户吃了一颗定心丸。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eSIM在国内的发展之路虽非坦途,但终是在曲折中前行不辍的发展状态。
下面,笔者将基于eSIM三大主要市场发展情况、发展中的阻力以及当前的利好趋势展开分析。
01eSIM三大市场一览
当前,消费电子产品、M2M通信、物联网三足鼎立,组成了eSIM的三大主要应用场景。
2018-2023全球eSIM市场出货量预测(来源:ABI Research)
在消费电子领域,苹果是绝对的eSIM应用先行者。
2014年,苹果在iPad Air 2和iPad mini 3两款平板电脑中采用了eSIM技术,允许用户自行切换运营商服务;2015 年,Apple Watch 发售,一众厂商都开始大力推动 eSIM 标准的制定、出台,以实现可穿戴设备的联网;2016年,eSIM标准释出,三星Gear S2 Classic 3G成为首款支持eSIM的智能手表;2017年,支持eSIM的苹果Apple Watch Series 3发布,运营商为适配 Apple Watch,搭建了适配 eSIM 的系统,次年,苹果在iPhone XR、XS 系列手机上首次搭载了 eSIM 芯片,并支持双卡双待。
现今,iPhone14系列已在国外多地区支持eSIM 注册入网,但eSIM卡在中国市场尚在磨合中,中国用户最接近eSIM的途径,就是通过智能手表来开通运营商的eSIM业务,但也只限于一号双终端,或者独立号的业务,局限性很大。
2022-2027全球eSIM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预测(来源:ABI Research)
根据ABI Research对全球eSIM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的统计,2022年全球eSIM手机芯片的出货量达2.3亿片。考虑到苹果、三星等主要移动设备制造商都逐渐将智能手机支持eSIM技术变成一种必然趋势,ABI预测至2024 年,全球eSIM手机芯片的出货量将达到3.5亿片。
在海量设备的大规模部署和管理中,体积小、无需设置SIM卡插槽、单一SKU是eSIM卡在M2M通信、与IoT两大市场中展现出的显著优势。相比于eSIM在消费电子市场是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推广,eSIM在物联网市场的发展则要迅猛得多。
根据 TechInsights 的最新预测,全球物联网应用的 eSIM 市场存量将从 2022 年的 5.99 亿增长到 2030 年的 47.12 亿,年复合增长率为 29%。预计到2023年,全球eSIM在物联网设备中的渗透率将超过20%。另外,据Juniper Research的研究,在未来三年内,全球范围内支持eSIM的物联网设备将增长780%。
而据ABI细分分析报告,eSIM的M2M市场将在2024年总量达到2.3亿,场景以车联网为主,智能表计和资产追踪成为重要的应用领域。并且,物流、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商用车队管理、智慧城市等场景化应用将持续转向eSIM卡。
02eSIM推广,都存在哪些阻力?
实际上,针对不同市场,阻碍着eSIM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其一,针对物联网市场,旧有的eSIM远程配置规范难以匹配实际需求。
此前,针对不同市场使用的标准化 eSIM 远程配置规范有两种:M2M eSIM 标准和消费者 eSIM 标准。但在实际运用中,这两种规范都有无法忽视的缺陷。
M2M eSIM 标准:以运营商为中心,切换流程复杂缺乏灵活性。
M2M 专为无需用户操作且没有用户界面即可运行的物联网设备而设计。M2M 架构主要由eUICC (eSIM)模块、SM-DP模块(订阅管理器-数据准备)和SM-SR(订阅管理器-安全路由)模块组成。
其中,SM-DP负责eSIM配置文件的准备和下载,SM-SR负责eSIM和配置文件的管理以及SM-DP和eUICC之间的安全路由。
在这个以运营商为中心的架构下,需要通过运营商来触发配置文件排序和eSIM配置文件管理操作,且使用SMS或HTTPS将MNO配置文件传送到eUICC eSIM卡的这一过程,对于使用LPWAN无线接入技术的功率受限设备而言根本无法实现。
而若想切换运营商,则需要来自不同操作员的 SM-DP 和 SM-SR 服务器之间的非常复杂的集成过程,且不一定能够自动化实现。这需要和每个地区的服务运营商合作,并为此展开大量的前期投资,以使网络组件能够处理配置文件和配置。
此外,这种M2M标准下的业务不灵活性还会导致 SM-SR 锁定等情况。这也同时造就了技术上可以更改SM-SR,但实际上却很难将设备从一个运营商的 SM-SR 切换到另一个运营商的尴尬局面。
消费者 eSIM 标准:无法覆盖大多数物联网设备的需求。
消费者eSIM远程预配规范通常适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用户设备。它使管理配置文件变得简单,只需用户同意即可添加新配置文件或在配置文件之间切换。
和M2M标准不同的是,消费者架构没有 SM-SR 模块。但它加增了一个名为SM-DP+(订阅管理器-数据准备+)的组件,能有效结合SM-SR和SM-DP功能。对于配置文件管理,还有一个本地配置文件助手(LPA)充当 SM-DP+ 和 eSIM 之间的代理。这是一个驻留在设备上的移动应用程序,允许用户启用、禁用、删除或下载配置文件。同时还提供一个称SM-DS(订阅管理器-发现服务器)的可选模块,可确保在某些用例中为配置文件下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但即使消费者eSIM标准再简单,它也无法成为大多数物联网部署的选项,因为它意味着eSIM管理由用户执行,以触发或同意每个设备上的物理更改,这个过程需要物联网设备通常并不具备的用户界,因而无法适用于大规模物联网设备的部署。
其二,针对消费电子市场,eSIM卡的运营管理始终是个绕不开的难题。
相比于SIM卡,eSIM卡虽优点众多,但由于是“空中写卡”,依靠远程管理平台,存在着被黑客入侵或感染病毒的风险。就目前大多数海外eSIM服务的开通流程而言,整个写入过程以用户名、密码为主要验证手段,并未对申请者的身份作出核验,由此增加了防电信诈骗和实名监管的难度。
而即使加入实名验证与活体验证,运营商也难以保证开通相关业务的手机有无被恶意篡改。因而,出于监管难度和风险管控的原因,国内运营商对于eSIM消费端的推广通常较为保守,需要逐步试点,成熟后方可落地。
此外,也有不少行业乱象亟待解决,如通过将eSIM转化为实体卡,非法窃取运营商流量资源、违反工信部“物联网等领域eSIM技术应用服务仅限开通数据业务和与之相关的定向话音、定向短信业务”的规定,将资费便宜的物联网eSIM面向手机用户进行销售以牟利等情况。
与此同时,实体捆绑的利益与改造定增的成本考量也让运营商面对广阔的eSIM市场望而却步。
一方面,eSIM所提供的自由切换运营商功能,加大了维系用户的难度,打破了运营商与用户、手机厂商之间原有的平衡。另一方面,eSIM的推进,不仅需要加大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成本,更要求了运营商要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和扩容,需要进行技术升级、数据库扩容、网络改造,重新设计运营流程和计费模式等。
因而,在当前市场还未成熟之际,不同地区运营商对eSIM的支持程度不一,服务不稳定,管理有待改进,三大运营商也纷纷展开了对eSIM业务的暂停和调整。
03eSIM的起飞,未来已来
在面临着多重难题的同时,eSIM在我国市场的发展也同时存在着许多利好因素。
物联网市场:
新规范GSMA SGP.32发布,助力大规模物联网部署
随着我国“物超人”的实现,物联网发展如火如荼为eSIM的推广铺垫了极佳的市场环境。而今年年中,GSMA SGP.32 eSIM物联网技术规范发布。这一新的远程配置标准将成为物联网服务的关键推动因素,提供简化的集成,确保提供商之间的无缝切换,满足对简单、可扩展的物联网部署解决方案的巨大需求。
具体来看,新的SGP.32标准源于现有的SGP.22消费者标准,但新增了eIM(eSIM IoT 远程管理器 )和IPA(物联网配置文件助理)两部分。IPA充当eSIM和eIM之间的代理,eIM 将配置文件状态管理操作发送到 eSIM,允许它远程启用、禁用、删除配置文件和触发配置文件下载。eIM 有助于管理单个设备或一组IoT设备,并且可以由IoT OEM拥有以管理其设备。
总之,SGP.32意味着eSIM必须与eIM关联,然后才能执行任何配置文件状态管理操作。关联很简单,只需通过 eIM 本身或后端系统将 eIM 配置数据发送到 eUICC,并且,eIM 可在其生命周期的任何时间点与 eSIM 关联。多个 eIM 可以与一个 eUICC 关联。若要添加新关联,新eIM的配置数据必须由已关联的eIM发送,但eIM之间不需要技术集成,也可以删除现有关联。这解决了类似于 M2M 解决方案中的 SM-SR 锁定挑战的锁定方案。
在新标准下,大规模物联网部署的标准难题迎刃而解。OEM厂商能够轻松切换连接供应商或制定多供应商连接供应策略,并更轻松地处理大量配置文件和队列配置文件操作。
基于此,据Kaleido Intelligence的最新报告称,生态系统的简化将推动eSIM的采用率激增。“尽管许多移动网络运营商可能没有具体的零售物联网连接策略,但通过新规范对eSIM的支持,将在批发服务层面提供大量机会。到2028年,超过一半的有源物联网eSIM将使用新规范,对连接配置文件的需求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据该机构预测,随着新的eSIM IoT规范于2024年逐渐落地,2028年全球eSIM/iSIM出货量将达超过14亿,这意味着2023年至2028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1%。
当前,GSMA SGP.32已经正式发布,但距离正式投入使用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完成设备和eSIM的所有规范测试和合规性。
物联网转售业务合规化,助力市场有序发展
随着物联网转售业务的到来,作为传统物联网卡升级版的eSIM受到了相当高的重视。在未来对设备小型轻薄化的需求,和写卡管理的便利性要求,eSIM将会成为一大趋势。在工信部重提民资入局电信业的大背景下,今年年初开始试点的物联网转售业务实现规范先行的保障下,我国eSIM的物联网市场将走向有序健康的发展。
消费电子市场:
苹果持续发力,引领eSIM潮流
前文提到了苹果自2014年以来一直对eSIM保持高度关注。实际上,在推广eSIM的这条路上,苹果并不算是跑得最快的,除了在eSIM IPAD支持上快人一步,智能手机、手表等领域皆有珠玉在前。但要论引领行业eSIM普及功劳最大的,苹果却是实至名归。
自iPhone XS支持eSIM技术后,苹果之后推出的所有iPhone机型都兼容eSIM。而美版iPhone 14则是“仅支持”eSIM,今年的iPhone15也进一步扩大了增加eSIM使用国家的范围,而这种趋向于唯一选择的支持,不仅令全球许多消费者了解到eSIM技术,更能有效地推动其他OEM厂商在未来转向eSIM。
此次,苹果推出第十代iPad支持eSIM,是继apple watch后在中国市场推广eSIM的再度加码。虽说当前距离迈向智能手机支持eSIM还有很多路要走,但照苹果在全球推广eSIM的大趋势,中国市场迈向手机eSIM是迟早的事。
我国工信部也曾表示:“正在研究推进 eSIM 技术在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及智能手机设备上的应用,待条件成熟后扩大 eSIM 技术应用范围。”或许下一波国内市场的eSIM普及潮流将从平板电脑这类产品开始。
运营商角逐,搅动市场的大棒
虽然运营商出于成本利益的考虑,对eSIM的推广普及总体上有所踟蹰,但三大运营商各自对于eSIM的态度却值得推敲。
在当前三大运营商的用户和体系中,中国移动的市场占有率最高,话语权最大。而推行eSIM不仅是所需耗费的成本和收益在短期内难成正比,更会打破当前本已稳定的竞争格局以及运营商在定价方面的权力秩序,因而移动对于eSIM的推广较为保守。
相比于另外两家运营商,中国联通的态度更积极开放,毕竟eSIM是便民利民的大势所趋,相比抑制,积极迎合消费者需求更有助于实现弯道超车。近来,联通不仅在eSIM业务方面实现了稳步增长,还屡放“杀招”,不仅独家承包了苹果此次新版ipad的eSIM业务,还与高通进一步合作,推出“5G+eSIM 计算终端产业合作计划”,未来将持续扩大eSIM产品品类,从穿戴类向PAD/笔记本电脑类、物联网、车联网等应用领域拓展。
审核编辑:汤梓红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