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模型的 PID 横向控制算法参数少,简单易用,但是由于没有考虑车辆系统动力学特性及路径本身的动态变化特性,对外界干扰的鲁棒性较差。
在高速或曲率较大的弯道场景时,会出现较大的跟踪误差和“画龙”现象,因此,该方法比较适合应用于低速曲率较小的路径跟踪控制场景中。
基于运动学模型的横向控制算法中,Pure Pursuit 和 Stanley 前轮反馈算法在中低速场景下,他们的路径跟踪的性能较好。
Pure Pursuit 在大的跟踪误差和非连续的路径场景下鲁棒性较好,其控制的关键在于对最佳前向预瞄距离的确定其中,增大前向预瞄距离将提高车辆控制的稳定性。
但随之会带来路径跟踪性能降低及稳态误差增大的后果,表现出转弯内切现象。
相比于 Pure Pursuit 算法,Stanley 前轮反馈算法还额外考虑了横摆角偏差,因此在大多数场景下,跟踪性能更佳,然而,由于没有设置前向预瞄,Stanley 算法会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
与 Pure Pursuit 和 Stanley 算法相比,后轮反馈控制算法计算更加复杂, 对路径的平滑性要求更高。
在中等速度下的跟踪性能及鲁棒性与 Stanley 方法近似,然而在速度较大时,稳态误差也会变大,从而导致控制效果不佳。
LQR 算法使用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来设计横向控制器,与前述基于运动学模型的几种算法相比,LQR 参数调节更加复杂,其不仅需要获取车辆自身的模型参数。
还需要调节LQR 目标函数的 Q,R 矩阵以获得较优的跟踪性能。
LQR 算法的优点在于,通过与转向前馈进行有效结合,LQR 能够很好的解决曲线行驶时的稳态跟踪误差,在中等速度曲线行驶时其稳态误差趋近于零,从而极大提升跟踪性能。
LQR 非常适用于路径平滑的高速公路及城市驾驶场景,具有较好的车辆高速控制性能。
但是,由于模型的固有缺陷,LQR 与前馈控制的结合也无法解决所有跟踪控制问题,由于该方法采用基于简化后的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因此当车辆运动不满足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转向小角度,或轮胎动力学线性化的假设条件时,LQR 算法的跟踪性能会大幅降低,从而导致控制失效。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