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企业Micro LED技术获突破

描述

2023年,Micro LED市场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Micro LED市场前景仍被看好。随着技术突破和成本下降,预计在未来几年内Micro LED将在更多的应用领域实现商业化的飞跃。

近期,无论是政策推动方面,还是技术提升方面,Micro LED均传出好消息。

01政策推动Micro LED产业发展

近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研究制定了《重庆市新型显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指出,到2027年,重庆市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显示创新发展高地,新型显示产值规模超1000亿元;引进培育行业领域知名企业20家以上,规上企业数达50家,其中年营业收入过百亿企业达到3家,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3家;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至2%,研发投入超20亿元,突破行业关键核心技术20项以上,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新型显示产品30款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行动计划》提出加速产业补链强链、持续强化企业引育、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推动成渝产业协同、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五个重点任务。

其中,在加速产业补链强链方面,文件提到将优化存量面板产能,加快Mini/Micro LED产业化步伐,推动M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投产,提速Micro LED芯片外延、阵列背板、巨量转移、全彩化、驱动IC等核心技术产业化进程,构筑以MLED为核心的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先发优势。

在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方面,文件提到将支持企业持续巩固Micro LED领域巨量转移、外延等技术优势,聚焦降低成本、提升精度与良率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加快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占据MLED显示创新高地。

另外,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厅、文化和旅游厅国资委、广播电视局五部门也联合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元宇宙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元宇宙应用水平全国领先,将江苏打造成为元宇宙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高地。元宇宙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速超20%,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在近眼显示领域,将重点突破硅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彩色化、Micro-LED(微型发光二极管)、衍射光波导等技术。前瞻布局光场显示、全息显示等,加快近眼显示向高分辨率、高亮度、轻薄化、大视场角方向发展。

02两家企业Micro LED技术获突破

随着Micro LED逐渐开始商业化,首先会先导入大尺寸屏幕,再来是穿戴式设备,而大型显示屏幕是由小型Micro LED模块无缝拼接而成,因此拼接技术可说相当重要。

当Micro LED显示器处于活动状态时,很难看到接缝的痕迹,一旦屏幕完全变黑时,则会看到一块一块的拼接痕迹,因此三星正开发能使接缝处不那么明显的技术。

根据三星视觉显示业务部Micro LED团队副总裁Tae-yong Son表示,由于Micro LED尺寸非常小,放置LED所需的精度使过程充满挑战,必须重复动作50万次以上,且放置位置必须完美。

为简化过程,三星团队开始寻找新解决方案,结合半导体方面的专业知识,采用在硅芯片上精细放置电路的技术,应用在Micro LED显示器。然而,团队又面临另一种挑战:创建不受线条或边框干扰的统一影像?经过多年改进,三星终于创造先进的自动组装方法,让49个不同的模块无缝融合成无边框显示屏幕。

“我们磨练出整合每个独立模块的技术,创造各尺寸Micro LED显示屏幕”,Son表示,显示市场不断发展,新技术需要时间才能站稳脚跟,虽然现在应用可能较缓慢,但反映出先进技术的典型培育期,随着不断创新并降低生产成本,Micro LED技术将被更多消费者接受。

另外,位于福建厦门的嘉庚创新实验室也成功试制出一款微小尺寸发光二极管全彩显示模组,像素密度超过每英寸400像素,是我国目前采用巨量转移技术在新型显示领域的新突破,近期将在福建显示产业推广应用。

嘉庚创新实验室于2019年9月由福建省政府批准设立,是福建首批四家省创新实验室之一,是厦门市政府与厦门大学第一家共同举办的二类事业单位。

在嘉庚创新实验室和厦门大学的支持下,厦门市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正积极推动筹建,该研究院同时获批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全国首批仅4家),并与三安光电、乾照光电、天马微电子等行业龙头创新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目前,厦门市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现已建成全球首条23.5英寸(G2.5,370mm×470mm)Micro LED巨量转移工艺示范线,拥有从人工智能辅助设计、芯片制造、转移集成、可靠性评估等完备的Micro LED智造创新链。

与此同时,该研究院还开发出多应用场景、高性能显示用Micro LED芯片产品,并打通高良率、高效率的激光巨量转移全链条工艺,实现单色、全彩芯片阵列的点亮。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