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CVD前驱体三种常见的气化方式

描述

MOCVD的沉积过程是在气相中进行,前驱体必须处于气态,才能在反应室内与其他气体反应生成所需的薄膜。  大多数前驱体是液态或固态,那么怎么让这些前驱体实现相的转化呢? 今天我们就以三种常见的气化方式为例进行讲解:气泡法(Bubbler),液体注射法(Liquid Injection),固态升华法(Sublimation)。其中前两种方法用于液态前驱体,最后一种方法用在粉末前驱体中。  

气泡法(Bubbler)

气泡法原理

  氢气,氮气或惰性气体,被引入一个装有液态前驱体的气泡瓶。载气通过液态前驱体时,它会产生气泡,这些气泡在通过液体上升的过程中带走前驱体分子。载气与前驱体分子混合,被传送到反应腔室中。可以控制气泡瓶的温度与压力,来控制前驱体的气化率和混合气中的前驱体浓度。  

蒸发器

  气泡瓶长什么样?

  气泡瓶类似于我们在初中做化学实验的集气瓶,一般是电解抛光的不锈钢材质。有进口管与出口管,进口管较低,出口管较高。而气泡瓶的容量根据MOCVD的类型从 150 毫升到 3000 毫升不等。为了避免气泡瓶或管道中出现前驱体冷凝,一般会有加热装置。      

液体注射法(Liquid Injection)   原理   液态前驱体存储在一个容器中,通过精确控制的注射泵定量推送到蒸发器中。注入的液态前驱体在蒸发器中被加热,迅速被蒸发为气体。蒸发后的前驱体以气态形式进入反应室,在那里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所需的薄膜。  

蒸发器

  优点

1,通过控制注射泵的流速和注射时间,可以精确控制送入反应室的前驱体量。 2,适用于各种液态前驱体,包括那些在常温下不易蒸发的前驱体。  

固态升华法(Sublimation)   固态前驱体在加热容器中被加热至其升华点,从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升华后的前驱体以气态形式通过载气输送到反应室即可参与反应。  

优点

1,由于前驱体直接从固态转化为气态,使其具有高纯度。 2,通过调节加热温度和载气流量,可以精确控制前驱体的供应量。

蒸发器

  反应腔室的前驱体浓度怎么检测?

前驱体浓度的监控对于薄膜质量十分关键。MOCVD可以集成基于非色散红外(NDIR)技术的气体浓度监测器,在线测量前驱体浓度,再根据总压力和气体的摩尔分数,可以计算出前驱体的分压。  

非色散红外(NDIR)技术,全称Non-Dispersive Infrared。原理是红外光源发射的红外光,穿过含有被测气态前驱体的反应室,被测气体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再检测通过反应室后未被吸收的红外光,最后根据被吸收的光强度计算气体浓度。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