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Id设计仿真及MOS管特性

描述

一、gmId设计仿真

以tsmc180nm工艺的nmos2V为例,搭建gmId设计电路schematic如figure1:

电源电压

figure 1 nmos2V的gmId设计电路原理图

MOS管的长L设置为变量L,宽W设置为1u,栅极加电压为直流变量VGS,电源电压Vcc设置为0.6V。shift+x检查保存后,进行ADE L设置。

电源电压

figure 2 ADE L设置变量

variables-edit-copy from,设置L=200nm,VGS=300mV。

电源电压

figure 3 DC设置

analysis-choose-dc,设置如图figure3,扫描参数VGS:0.1V~1.1V。

电源电压

figure 4 新建save.scs文件

在工作project文件夹下新建workarea文件夹,在workarea里新建save.scs文件,内部写入figure4所示内容,保存。(注意:M0为电路原理图中MOS管的name,我的电路为M0)

电源电压

figure 5 设置定义文件

在ADE L中,setup-simulationfiles,将刚刚创建的save.scs文件设置为定义文件。如figure5所示。

电源电压

figure 6 result browser查看DC下各参数值

netlist and run后,ADE L中Tools-resultbrowser,出现figure6窗口,点击psf文件里的DC文件里的M0,底下的signal会显示M0的各个直流参数,每个直流参数里包含所有扫描的VGS下对应的参数值。后面output的设置会用到这些参数值。

电源电压

figure 7 output设置

在ADE L中,output-setup,输入name,比如gmid,然后open打开计算器,此时在figure6的resultbrowser界面的signal中找到gmoverid参数,右击选择calculator,将gmoverid参数导入计算器中,在output设置界面点击get expression获取表达式,apply一下gmid这个输出参数就设置好了,就可以设置其他参数了。设置其他参数可能需要在calculator中编辑表达式,比如figure7中IdoverW就是用id/W作为表达式。(注意:W不在psf-DC下,而在psf-instance里面。)另外两个表达式:ft=gm/(Cgg*2π),gmro=gm/gds。

电源电压

figure 8 saving state保存ADE L的设置

在ADE L中,session-savestate,按照figure8设置保存,方便日后调用。

电源电压

figure 9 参数分析设置

在ADE L中,tools-parametricanalysis,设置MOS管长的变量L为0.13u~1,仿真五条曲线,steps设置5。此时不直接运行,点击file-saveocean script,保存为脚本,命名为gmid.ocn,我们在脚本直接修改设置plot。

电源电压

figure 10 gmid.ocn保存命名

电源电压

figure 11 修改gmid.ocn脚本

在工作路径内找到gmid.ocn,打开后将脚本最后的plot全都删除,编辑为figure11的脚本。保存退出即可。

电源电压

figure 12 运行gmid.ocn脚本进行仿真

不用再用ADE L仿真,直接在命令处输入 load(“gmid.ocn”),回车就进行netlistand run了,得到figure13的以gm/id为横坐标,ft、Av、Id/W为纵坐标的三个图像,每个图有五条不同L的曲线。

电源电压

figure 13 nmos2v的gmid 仿真结果

二、MOS管特性设计仿真

1.电压转移特性曲线

电源电压

figure 14 电压转移特性曲线电路原理图以及ADE L设置

电路原理图:漏源电压Vds=3V,栅源电压Vgs设置成变量VGS,用于DC扫描。

ADE L:variables-edit,设置VGS=2V。analysis-choose-dc,在designvariable处从0~2V扫描VGS。Output从原理图中选择漏端端点即为电流。

Netlist and run后,即可获得figure15电压转移特性曲线。

电源电压

figure 15 nmos2V的电压转移特性曲线

由于速率饱和,所以曲线在VGS越大后会变缓,忽略速率饱和就是平方率曲线了。

2.输出特性曲线

电源电压

figure 16 输出特性曲线电路原理图和仿真环境设置

电源电压

figure 17 nmos2V输出特性曲线

3.温度特性曲线

在电压转移特性曲线的基础上,在ADE L中利用parametricanalysis设置0~160℃范围内steps=8,得到八条不同温度的电压转移特性曲线。

电源电压

figure 18 设置parametricanalysis

在parametricanalysis中运行,得到figure19的八条不同温度的电压转移特性曲线。

电源电压

figure 19 8个不同温度下的电压转移特性曲线

根据figure19,我们知道存在一个点,电压电流不随温度而变化,即零温度系数点。放大图像,找到曲线相交的点即0TC。(686mV,135uA)

电源电压

figure 20 0 Temp C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