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T正反对称吗?BJT正反方向的电流放大倍数的差异与反向击穿电压的差异有关系吗?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BJT正反对称吗?BJT正反方向的电流放大倍数的差异与反向击穿电压的差异有关系吗?

BJT (双极型晶体管) 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它有两个 PN 结组成的结构,分别称为基结和集电结。BJT 既可以作为放大器使用,也可以作为开关使用。

首先,让我们来解释 BJT 的正反对称性。BJT 分为 PNP 型和 NPN 型两种不同类型。在 PNP 型 BJT 中,中间的基极是 N 型材料,被夹在两个 P 型材料(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而在 NPN 型 BJT 中,中间的基极是 P 型材料,夹在两个 N 型材料之间。

正反对称是指在 PNP 型和 NPN 型 BJT 中,各个区域的材料类型是相同的,只是极性相反。这种正反对称的结构使得 BJT 可以在正向和反向工作区域中具有相似的性能。

然而,尽管 BJT 的结构正反对称,正向电流放大倍数(β正)和反向电流放大倍数(β反)之间存在差异。正向电流放大倍数指的是从基极到发射极的电流放大倍数,而反向电流放大倍数指的是从集电极到基极的电流放大倍数。

BJT 的正向电流放大倍数通常远高于反向电流放大倍数。这可以归因于晶体管结构内部的物理现象和电流流动的路径。在正向工作区域,电流流经基极到达发射极,进一步流到集电极。而在反向工作区域,电流流经集电极到达基极,经过基极后回到集电极。由于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的 PN 结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二极管,因此反向电流放大倍数(即电流增益)较小。

反向击穿电压是指当反向偏置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PNP 或 NPN BJT 发生击穿(即导通)。反向击穿电压与 BJT 的结构和材料有关。正/反方向电流放大倍数的差异与反向击穿电压的差异并没有直接关系。两者之间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电流流动方式和材料特性造成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 BJT 的正反对称性及其正反向工作区域的差异,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 BJT 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

BJT 的工作原理基于 N 型和 P 型材料之间的电子和空穴流动。在正向工作区域,将一个正电压应用于发射极,将一个较高的正电压应用于集电极,而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施加一个电压,以控制电流流动。当基极电压较高时,它会吸引发射极的电子进入基极,形成电流流动从而放大电流。这就是为什么 BJT 可以作为放大器使用的原因。

反向工作区域则是当逆向电压被施加到 BJT 时发生的。在反向工作区域,P 型材料的集电极比 N 型材料的基极电势更高,因此阻止了电子的流动。然而,在高反向偏置电压的情况下,由于电压高到足以击穿 PN 结,反向电流会开始流动。因此,反向击穿电压是实际使用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总结来说,BJT 是正反对称的,即 PNP 型和 NPN 型的结构正好相反,但它们的正向和反向工作区域存在差异。正向电流放大倍数较高,而反向电流放大倍数较低。这种差异是由于电流流动方式和材料特性的不同造成的。与正向/反向电流放大倍数的差异相比,反向击穿电压是另一个与 BJT 正反对称性之间独立的参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