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中精度和分辨率详解!

描述

       在机器视觉中,分辨率作为衡量镜头和工业相机的重要参数,被大家熟知。精度是机器视觉中最核心的参数之一。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两个参数以及在实际组合应用中,如何有效匹配镜头分辨率和相机分辨率。

       精度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说明,根据行业经验,定位应用一般需要考虑3个像素波动,故原本10μm的精度要求,对应的定位精度约为3μm左右,而此时的视觉定位精度也就是像素精度,也叫像素分辨率或者像素当量,对于检测应用,算法能力直接决定了视觉检测精度与待检测的最小缺陷之间的关系,通常也要考虑3-5个像素波动,但在晶圆检测行业,如果算法好,我们也常遇到直接按最小缺陷的大小来定义视觉检测精度的情况,此时视觉检测精度也是像素精度,测量应用包含绝对精度和重复性精度,绝对精度指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重复性精度只用同一个物体去做静态测量和多次摆放测量,看数据的实际波动性,当重复性精度足够好时,绝对精度可以进行算法补偿,因此实际应用中重复性精度更为重要。一般情况下,重复性精度可等同于像素精度。相机像素精度=单向视野范围/相机单向分辨率。

1、镜头分辨率

镜头分辨率指的是它能分辨开两个靠近的点物的能力。实际应用中,我们一般用“点物”经镜头成像后的“像”能被分辨的最小距离来表示,小于这个距离,我们就认为是一个点;而大于这个距离我们认为是两个分开的点。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表示形式就是每毫米线对数LP/mm。镜头之所以存在分辨率,是因为像差和衍射导致的(此处不做详细解释),使从“物”到“像”发生了失真。点物经镜头成像后不再是一点,而变成一个光斑。

2、相机分辨率

相机的分辨率是指单位距离的像用多少个像素来显示。假设像元尺寸大小是2.2μm,搭配0.5x的镜头,在测量22μm的物体时,由于22μm的物经0.5x的镜头后变成11μm的像,所以要用11 μm /2.2 μm =5个pixel来显示,因此,单位距离的像要用11÷2.2/11=1/2.2个像素来显示。即相机图像分辨率为1/2.2 pixel/μm(实际就是像元尺寸的倒数)。从这个推导中我们得出:像元尺寸越小,相机的分辨率越高。

镜头分辨率与相机分辨率的有效匹配?

方法一:一般参数表中标记的分辨率为镜头的物方分辨率;用物方分辨率乘以放大倍率,得到像方分辨率;用算得的像方分辨率跟2倍的像元尺寸作比较:①如果镜头像方分辨率=2倍的像元尺寸,说明匹配刚刚好,谁都不浪费。

② 如果镜头像方分辨率>2倍的像元尺寸,则浪费了相机的分辨率。

③ 如果镜头像方分辨率<2倍的像元尺寸,则浪费了镜头的分辨率。

1Pixel=10um

工业镜头镜头分辨率和相机分辨率

方法二:经透镜成的光学图像,本身是一个拥有无穷多个点的模拟信号。但在图像接收器(CCD或CMOS)接收过程中,由于像素和像素之间的间距形成了离散采样。采样定律也叫Shannon采样定律,告诉我们对于频率为f的模拟信号,为了不失真的恢复它,我们至少要用2f的频率来采样。

镜头分辨率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是空间频率,即每毫米的线对数LP/mm。因此,假设镜头的分辨率是n LP/mm,那么我们必须保证每毫米有2n个像素才行。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镜头的分辨能力。例如:我们的ML-MC-XR系列和ML-M-UR系列都标注了分辨率是200LP/mm, 所以用每毫米有400个像素的芯片来接收图像,才不会浪费镜头的分辨率,而每毫米400个像素,计算下来像元尺寸大小差不多2.2 μm,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同时标注该款镜头支持2.2 μm像元。

其他注意事项:

1、镜头分辨率,只是镜头本身的参数,与相机无关。

2、相机的分辨率,也只是相机本身的参数,与像元尺寸大小有关,与镜头无关。

3、两个相互独立的分辨率一定要匹配,才不会浪费了某一方的性能。

4、无论是镜头还是相机,分辨率只是评价成像质量的参数之一,而且分辨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如果要评价整体性能,还要同时综合考虑其他参数及具体应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