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AR智能眼镜面世,AI大模型、FlymeAR系统、车机系统都赋能上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11月30日,魅族秋季无界生态发布会正式召开。这场发布会上,魅族带来了全新智能眼镜品牌 MYVU,并带来两款全新的AR智能眼镜——旗舰产品 MYVU Discovery ,以及极致轻量化AR智能眼镜MYVU,前者售价9999元,后者售价2499元。
 
可以看到魅族在AR智能眼镜这条赛道上正尝试中端、高端两条路线,标准版产品用来带来市场,高端产品可以打造品牌效应。在发布会上,魅族表示“没有手机公司赋能的AR厂商都将看不到未来”,那么,魅族MYVU带来了什么样的未来呢?
 
AI大模型
 
魅族花费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将MYVU智能眼镜打造成一款可以全天候佩戴的AR智能眼镜,在时尚设计、超轻量化、一体无线化、舒适佩戴、全天候AR系统以及AI Device上都带来了突破,并且在AR智能眼镜的核心关键技术上也实现了突破。
 
为了实现轻量化,Micro LED+光波导被认为是较为适合的方案。不过,目前业内采用Micro LED+光波导的AR智能眼镜并不多,大多数采用的是Micro OLED+光波导,包括谷东科技的C2000S、INMO的INMO Air 2。采用Micro LED+光波导的有nubia Neo Air。MYVU智能眼镜采用的是全彩树脂衍射光波导镜片+Micro LED的方案。
 
MYVU Discovery 智能眼镜搭载了全球量产最小的Micro LED全彩光引擎,仅0.4cm³,每枚光引擎由3块Micro LED屏幕构成。Micro LED主要还是用于智能电视或者高端智能手机上,要将它放进智能眼镜中,难度可想而知。为了能够让Micro LED放进眼镜中,魅族采用***打造芯片级的Micro LED屏幕。
 
在显示效果上,MYVU Discovery 实现了1100尼特的入眼亮度,支持1677万色彩显示,PPI为6000以上,功耗仅300mW,对比度达到100000:1。

AI大模型
图: MYVU Discovery的光学引擎

 
 
标准版MYVU智能眼镜为了挑战更加轻量化,采用了比 Discovery更进一步的极致压缩方案,采用 Micro LED 纯色光引擎,和更轻更薄的单层树脂镜片。
 
 

AI大模型
图:极致轻量化AR智能眼镜MYVU的参数特点

 
轻量化是从当前几乎所有AR厂商都在追求的方向,从发布的AR智能眼镜来看,重量小于50g的比较少,nubia Neo Air的重量为50g,雷鸟Air Plus的重量为87g,INMO Air 2的重量为99g。
 
售价9999元的MYVU Discovery,作为探索版AR智能眼镜,魅族在它身上花费了不少心血。在重量上仅为71g。而主打极致轻量化的MYVU 智能眼镜重量仅43g,官方表示这是全球最轻的智能眼镜。
 
在Flyme Link以及高通骁龙 W5+ Gen 1 处理器的加持下,MYVU智能眼镜的续航能够达到8小时。
 
MYVU智能眼镜还首发搭载Flyme AI大模型,提升语音交互的核心体验。星纪魅族集团董事长兼CEO沈子瑜认为,AR智能眼镜是承载AI大模型的最佳载体,它能够颠覆日常的使用体验,通过语音交流,Flyme AI大模型能够制定用户增肌计划、当导游、制定学习计划,甚至还可以做商业分析。在AI大模型的支持下,MYVU智能眼镜可以当提词器,支持翻译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升AR智能眼镜的交互能力,魅族发布了FlymeAR系统,MYVU Discovery 和 MYVU AR 智能眼镜均搭载该系统。
 
MYVU智能眼镜带来全天候多模态交互,包括指环交互、触控交互、应用交互、Aluy语音交互。其中采用智能戒指对AR智能眼镜进行控制已经不是一种新颖的方式,但是目前在发布智能眼镜时一起发布智能戒指配件的终端厂商并不多,在魅族之前,有INMO Air 2等。
 
根据介绍,MYVU智能眼镜的虚拟显示界面采用全天候信息屏设计,组件原子化,带来最大化视觉净空区,不干扰正常实现。如果用户觉得组件挡住想要观看的内容,可以用智能戒指进行拖动。
 
为了打造更加完成的全生态,魅族将现有的车、手机的能力赋能到MYVU智能眼镜上。魅族表示“魅族引以为傲的SmartBar在这一次也进行了跨界升级,从手机到车机,现在又来到了智能眼镜的屏幕。”,SmartBar可以根据用户使用的场景变换显示不同的形态和内容,比如来电、微信以及小窗都得到继承。
 
魅族认为,MYVU实现了AR不可能的三角,做到了算力、续航、重量的三大平衡。每一款新品面世时都承载了厂商极大的希望,魅族AR智能眼镜的推出再一次扩大了产品生态。未来,MYVU能够在智能眼镜赛道上闯出怎么样的成绩,拭目以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