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射频滤波器的突围之路

RF/无线

1787人已加入

描述

技术的演进,应用的改变,芯片世界的竞争没有终点;相对的平衡,格局的改变,市场格局永远都在动态变化中。竞争格局受各方面的影响,只有真正懂得市场竞争格局的企业,才能得到市场份额,在竞争白热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以射频前端市场举例,滤波器无疑是市场份额和市场规模增长最受关注的器件,5G通信时代智能手机滤波器增加到百颗数量级,采用尺寸更小、性能更佳的滤波器进行集成化、模块化成为必然趋势。因此,相关技术的研发和专利布局的前瞻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滤波器

日前,权威专利合规分析机构法国Yole Developpement及其旗下Know Made对见闻录(浙江)半导体有限公司出具了无专利侵权纠纷风险的FTO报告(专利自由实施分析报告,主要分析公司是否有专利侵权的潜在风险)。

针对美国博通在BAW滤波器的7项核心专利,见闻录通过自主设计、专利合规授权、借鉴使用失效专利等方式实现了完全合规的等效技术方案,并已授权34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和18项PCT国际发明专利,完成了对自主产品BAW滤波器的相关专利布局。

滤波器

根据报告内容显示,Yole研究了该市场主要竞争者(Avago、Qorvo、Taiyo、Skyworks、Samsung、高通公司/RF360等),并从FamPat全球专利数据库(Questel ORBIT)中提取了100多万份专利文件,最终出具了这份专利侵权分析报告(将见闻录的自主技术路线与以上的竞争者进行对比)。Knowmade也对竞争者拥有的专利和产品与见闻录的进行仔细比较,已充分验证了见闻录产品不在竞争者专利的保护范围。

高端滤波芯片被列为我国35项被卡脖子技术之一,核心技术长期被美国、日本垄断。据市场研究数据,2022年全球射频滤波器市场规模(仅测算智能手机和IoT终端)达到153.9亿美元,2024年有望突破183.3亿美元,其中国内需求占比高达60%,但近年BAW滤波器国产替代率不足1%,SAW滤波器不足3%,长期被美国博通、美国Skyworks、日本村田、日本TDK、日本太阳诱电等美日巨头垄断。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6年,主营BAW滤波器(FBAR Airgap技术方向)的半导体公司,见闻录是国内仅有的两家采用IDM模式的BAW滤波器企业之一,且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做到采用IDM模式和专利合规的BAW滤波器企业,并于2023年6月份正式投产。目前,见闻录已量产WiFi 2.4 GHz、WiFi 5.8 GHz、B1、B3、B42等频段产品,已完成、N78、N79、B25、B66等主流频段产品的流片,产品矩阵丰富。

BAW滤波器国产替代普遍的瓶颈在于成本,见闻录的BAW滤波器产品成本优势显著,性能保持在国内第一梯队,市场价格介于传统SAW与TC-SAW之间,市场竞争力较强,未来有望逐步替代国外同类BAW以及中高端SAW滤波器。

成本优势源于自有的BAW滤波器封装与制造技术,包括WLP级0.5mm*0.5mm封装结构及技术、体声波滤波器空腔结构设计、牺牲层特殊工艺处理、独特的顶电极及电极结构、复合层低损耗衬底结构等,技术壁垒高,在保持产品性能的同时,可实现单片晶圆可切割滤波器数量倍级提升,以及晶圆直接材料成本的降低,从而大幅降低单颗滤波器成本。

随着未来5G商业化渗透率的提升带动5G智能手机、IoT物联网设备、车联网、5G基站等领域的增长,BAW射频滤波器作为中高频段滤波刚需器件将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此外,目前国家产业政策与资本市场均大力支持高端滤波芯片的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见闻录的BAW滤波器产品有望对现有国外BAW产品和部分中高端SAW产品(占所有SAW产品的40%)形成替代。至2024年国产替代,整个市场规模将超过800亿元/年。

审核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