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来首次!广汽本田宣布裁员900人,“合资不代表落后”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日前,本田汽车公司宣布,由于迅速转向电动汽车市场,公司将解雇中国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公司约900名合约工。本田公司称,这次裁员计划,是本田汽车自1998年与中国广州汽车公司合资生产汽车25年来,第一次实施裁员。

本田汽车公司发言人表示,此次裁员相当于该合资企业约1.3万名员工的7%。
 

广汽的合资业务很焦虑

公开资料显示,广汽本田成立于1998年,系广州第一家合资汽车公司。当时,广汽和本田在广州花都区合资成立了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实际上,发展初期的广汽本田业绩表现并不理想,当时主打本田雅阁这款车,一开始产量不高且高售价导致销量也不好。不过,初期市场低迷的状态并没有影响广汽本田的决心,而是进一步加大了投资,陆续推出了CR-V、飞度、思域等在中国车市极具代表性的车型。
 
CR-V的推出是广汽本田在中国市场发展的转折点,不仅丰富了该公司自己的车型,同时也让消费者逐渐认可广汽本田在中高端市场的实力。
 
2003年和2014年,广汽本田先后经历了两次生产厂区扩建。当2016年第二厂区开始投运之后,广汽本田已经具备轿车、SUV、MPV等多种车型的生产能力,且这些车型里面还有非常多的细分车型。
 
自1999年推出第六代本田雅阁至今,广汽本田先后推出了奥德赛(2002年)、三厢飞度(2003年)、思迪(2006年)、锋范(2008年)、歌诗图(2010年)、凌派(2013年)、缤智(2014年)、冠道(2016年)、皓影(2019年)、型格(2021年)和致在(2022年)。
 
2023年广州车展期间,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小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广汽本田达成累计产销1000万辆。其中,本田雅阁依然是B级车中的热销车型,10月雅阁销量达到了17799辆,环比增长了46.4%。并且,雅阁和皓影还搭载了最新第四代i-MMD PHEV技术,保障了动力性能、驾控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然而,燃油车的辉煌注定在这个时代会成为过去式,广汽本田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了积极求变。本田指出,产量正在减少,因此派遣合约也随之终止,但公司未透露哪些车型的产量被削减。在整个燃油车走向电动车的大环境下,实际上现在讨论具体哪款燃油车型产量走低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问题已经出现了,且只会愈发严重。
 
2023年,广汽的合资车厂确实都如履薄冰。2023年7月,广汽丰田被传大规模裁员。知情人士当时透露,广汽丰田鉴于近期的生产状况,已提前终止约1000名员工的合同。针对这一消息,广汽丰田方面表示,情况基本属实。“广汽丰田经慎重考虑后,依照协议终止了与劳务派遣公司的协议,解除合同的对象为劳务派遣员工,并未涉及正式员工。广汽丰田在确保相关人员可以及时、足额地获得经济补偿的同时,也正积极协助被裁员工进行再就业。”
 
根据网传方案,广汽丰田这次裁员补偿结算共计5项,经济补偿金+代通知金+感谢金+预发奖金+额外支付工资,补偿金累加起来约有小半年的工资。这份厚道的赔偿被很多人认为是传统燃油车谢幕的“遮羞布”。
 
而就在不久前,广汽三菱宣布裁员3000人,并将其合资公司和长沙工厂卖给广汽集团和广汽埃安。根据公告,广汽集团将以1元的价格收购广汽三菱以及销售公司的股份,并且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在补偿方面,员工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公司并转到广汽集团,仍然获得补偿;自动离职的员工可以获得N+3的补偿。
 
另外,去年4月,广汽本田官网曾发布通知称,2023年起广汽本田不再生产及销售广汽讴歌(Acura)品牌的现有产品。
 
综上所述,2023年广汽合资车的业务虽然销量尚可,不过已经险象环生了。
 

“合资不是落后代表”

当然,包括广汽本田在内的合资车企,并不会在新的发展大潮流下坐以待毙,也在积极求变。还以广汽本田来说,在广州车展期间,该公司携10款电动化重磅车型亮相,产品矩阵涵盖HEV、PHEV、EV三大技术路线,覆盖轿车、SUV、MPV各主流细分市场。包括全新雅阁e:PHEV、全新一代皓影e:PHEV、全新纯电车型e:NP2极湃2、概念车e:N GT Concept、概念车e:NP1极湃1等。
 
广州车展是e:NP2极湃2首次实车亮相,这款车定位是一款具备轿车的精准驾控感,又能兼顾SUV多样化用车场景的跨界车型。秉承“e:N Design一触未来”的设计理念,在传承本田纯电驾趣的基础上,将刚柔并济锋利外观、清爽数字座舱和超大私享空间融为一体,新车预计于2024年上半年上市。
 
另外,广汽本田也重点展示了自己的第四代i-MMD PHEV双电机插混系统、全新升级的Honda CONNECT 4.0、接近L3级别自动驾驶的Honda SENSING 360+等创新技术或系统。
 
从技术和车型来看,不得不说广汽本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是实力不俗。不过,时代在变,消费者的观念也在变。从前,合资品牌是车厂的现金牛,甚至是加价卖都有很多人排队抢着买。不过,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消费者开始转向为更加认可国产品牌,销量上面也有非常直观的体现。
 
于是乎,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文大力在广州车展时在展台上打出:“合资不是落后代表,它有着成熟的稳重,有着后发的韧性。”这一口号。他表示:“当前汽车行业的大环境令合资车企遭遇空前挑战,让合资企业有底蕴,头部更有未来,40年的汽车合资是中国汽车业走向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引擎,也应是当前市场的主流选择。”
 
但是,现实情况是,无论广汽丰田的高管如何呼吁,消费者已经给合资车打上了“新能源技术落后”的标签,且似乎这种差距还在逐渐拉大。就以广汽丰田来说,该公司推向市场的bZ4X和iA5全都销量惨淡,相关车型上市仅仅数月就开始大幅降价,完全没有了当年汉兰达和赛那加价提车的勇气。
 
对于广汽本田而言,随着汽车电动化进程的深入确实也是有很大的挑战。今年7月份,包括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在内,本田在华销量一共只有89691辆,相较于2022年7月份的13.36万辆,以及2023年6月份的11.31万辆,同比、环比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整个上半年,本田电动汽车在华销量也仅有13.3万辆。
 
就像日本产经新闻自己所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包括日系合资在内的所有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都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事实上,纵观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日系车企已经处于全面的落后位置,这个时候标语怎么喊都是苍白无力的。
 

后记

2023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变幻万千,合资企业逐渐成为中国车企品牌的累赘,这在过往是不敢想象的。当然,合资车企也没有坐以待毙,也在求变,纷纷在中国市场推出自己的纯电车型,也在未来的电动化技术上都有了清晰的规划,就连丰田也是如此。然而,很难说合资车企是主动求变,这些动作更像是被动地顺应大势。
 
虽然文大力呼喊:合资不是落后代表。但是,在电动化进程上,日本车企的滞后已经是既定的局面,未来的发展需要合资车企进行破局,中国车市攻守之势异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st_slash 2023-12-06
0 回复 举报
这个发言low爆了,等于已经承认了自己的弱势和无力, 收起回复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