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合适的PCB打码设备?

描述

PCB线路板是电子元器件中的重要载体,为了提升电子产品中的良品率及产品的质量,电子厂商纷纷在PCB上通过丝印、喷码或激光打码的方式标记处二维码、条形码、字符串等信息,实现对产品的内部质量追溯控制,那么你知道PCB线路板是怎么通过激光打码技术实现二维码标记的呢?又该选用那种类型的激光器?现在维品科技为您解析。

PCB线路板按产品结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刚性板(硬板)、挠性板(软板)、刚挠结合板、HDI板和封装基板。按线路图层数进行分类,可将PCB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根据不同的用途,针对的材料选用的PCB激光打码机设备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我们从激光打码的种类来介绍PCB二维码激光打标机的激光器选择。

 

一、CO2激光打码机 采用10.6μm或9.3μm波长的CO2激光器,通过振镜扫描的方式去除PCB材料表面的油漆,通过化学或物理反应实现变色,标记处清晰的二维码、条形码等信息。

这类型的激光打码机适用于刚性线路板的油漆表面打码,常见的有绿油、黑油、蓝油以及红油漆面的打码。通过激光技术,去除油漆表面3微米内的厚度,露出二维码或条形码。

根据二维码的大小以及二维码包含的字符位数信息,选用的激光器波长以及透镜的大小有较大的差异。这里我们设置一个固定参数值,在绿油PCB上标记二维码。

想要做出5*5mm,20位内的二维码,通常采用的是10.6μm波长激光器,110*110mm扫描范围的透镜,能满足二维码清晰、可读的要求;而5*5mm或4*4mm包含30位以上的字符信息,则需要根据工艺参数调整为10.6μm波长激光器,70*70mm扫描范围的透镜,才能满足标记出来的二维码清晰、可读的需求。

想要做出3*3mm,20位以内的二维码,则需要采用9.3μm波长的激光器,110*110mm扫描范围的透镜,方可标记处清晰、可读二维码;而3*3mm包含30位以上的字符信息则需要根据实际的工艺情况选择60*60或70*70mm扫描透镜。另外,在1*1mm的二维码打标上,CO2激光打码机只能做到包含低位数的二维码打标,高位数的二维码打标,则需要用到光斑更加精细的紫外激光器甚至是皮秒激光方可实现。

需要注明的是,并非3*3mm,20位信息的二维码10.6μ的激光器就做不出来效果,元禄光电的工艺经验一样可以做出来,并且能够保证清晰、可读。但为了进一步提升效率、良品率、质量等方面的考量,建议采用9.3μm的激光器。

二维码的大小与包含的位数通过激光打标机实现的工艺在于激光光斑的大小、焦深。因此通常会采用高倍扩束镜以及小幅面的扫描透镜。而在焦深考量方面,多片镜要比单片镜的优势大很多。

从成本上考量9.3μm激光器要比10.6μm激光器贵一万多人民币,70*70mm透镜要比110*110mm透镜贵大几千人民币,而多片镜要比单片镜贵一万多,这也是为何客户在询问标准单机版的CO2激光打标机过程中价格差异那么大的原因。需要对PCB二维码激光打标设备有详细的了解,才能选择出合适的设备,用来提升PCB产品的质量管控。

二、紫外激光打标机主要应用于PCB表面自动雕刻二维码(根据不同幅面选择相对应型号),可在白油、绿油、黑油等各种油墨表面自动雕刻二维码。可以将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和工艺、产品批次、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产品去向等信息自动生成二维码,通过激光自动雕刻在PCB表面,实现对产品的追溯和管理。

紫外激光打标的优势参考如下:

1、紫外电子元器件激光打标机具有光斑小、热影响小、打标精细、零耗材的特点,在电脑中将打标的信息直接导入,就能够通过高能量的激光束在被加工商品上形成标记。

2、在加工过程中对于被加工的物体不需要施加额外的力度,因而特别适合在精密零件以及要求较高的电子元器件中使用,不会担心受力而变形。

3、电子元器件激光打标机的打标哼唧是渗透在材质内部的,因而具有永久性、不易磨损、涂改。

4、紫外激光打标机的激光光点聚焦极细,能做到真正的精准打标,在电子元器件这种为零件上做标识信息可以做到很精确,因而受到了行业的认可。

5、紫外激光设备性能稳定、功耗低、热影响小、适用范围广、标记速度快、效率高、光斑小、光束质量高,能够与生产流水线搭配等。

三、技术要求

  1. 主机平台可滑动到指定位置,打标位可调,工业PC控制、配套机构均为PC控制
  2. 可选光纤二氧化碳或紫外激光,可做各种标记;
  3. 标准SMEMA接口及网络通信功能,可与上、下游设备及服务器进行通讯;
  4. 连接MES系统,可完成通讯交互,并上传打码生成的文档。
  5. 软件功能可根据客户要求深度开发,延伸应用。
  6. 主动防呆,软件自动检测并防止错打,漏打;有各项异常报警功能。
  7. 设备紧凑,多种进出料模式,适用PCB行业。也可以分拆在线式安装。
电子产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