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华为想成为“火车头”。
11月末的初冬,华为和长安汽车签署的一纸《投资合作备忘录》带来了汽车行业的火热话题。
华为将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而长安汽车将投资其中,根据后续公告可以得知,长安未来持股比例不会超过40%。
简单概括的话,双方将合资成立一家专注于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合资公司,而且对外部车企开放股权,但华为基本上是这家公司的大股东。
而在近日的智界S7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还喊话一汽也加入进来。
掌握话语权的“火车头”
华为一直强调“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但没有掩饰自己强势介入汽车行业并尝试成为领导者的野心。在签署备忘录后,余承东就表示,中国需要打造一个由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一个有‘火车头’的开放平台。
华为想成为这样一个火车头,但这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成为“火车头”的想法很好,如果全都是强强联手,话语权的争夺迟早会出问题。
拉开中国互联网汽车大幕的上汽荣威RX5是由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离不开双方的合资公司斑马网络的功劳。但是度过蜜月期之后,两家各自行业的巨头之间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经历一系列博弈之后,最终阿里成为大股东,但这家先声夺人的公司现如今远没有如今华为的声势。
另一个反面例子是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一汽、东风、长安等三大汽车集团都有投资,多车企一同进行平台化开发确实有利于节省成本,但是目前中汽创智似乎没有太多成果被市场认知,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
而华为吸取了教训,在没有更多车企官宣的情况下,长安的股比也不会超过40%,赛力斯、奇瑞等合作伙伴如果加入进来,也不会稀释太多华为的股权,华为必然是这家新公司的主导者,掌握绝对的话语权。
新公司就是车BU独立,是妙招
其实成立新公司,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商业模式和过去智选车的模式差距不大,区别就是车BU独立了,之前的合作伙伴变成股东。
对外宣传上来说,尤其是不加入合资公司的车企来说,未来是新公司和车企合作,华为的色彩减弱,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华为的品牌影响力依然在,这确实是一个很讨巧的方式。
不过,有意思的是,有极少数自媒体将公告中“甲方原则上不从事与目标公司业务范围相竞争的业务”这句话解读为:华为因为竞业协议不造车。
甲方(华为)和目标公司(新公司)不竞争,其实是车BU独立出来,华为不和它竞争,解读为华为不造车,真的是贻笑大方。
而且在今年3月31日,任正非签发《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除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并为之添加5年期限以外,文件更是明确指出,“华为/HUAWEI”不能出现在整车和外观宣传上。
这家中国科技公司的领头羊为什么如此坚持不造车?有一种说法是“没钱造车”。根据其最新财报显示,华为2022年净利润下滑68.7%,利润率创历史低点,经营现金流同比下滑26.9%。
华为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出任正非此前的寒冬论并不是危言耸听,它目前确实需要增量业务来稳定大局,深度参与汽车业务必然是重要方向,从营收数额来看,也大有可为。
但是,深入参与汽车业务并不等于造车,汽车制造本身是一个重资产行业,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目前华为更需要的是轻资产高利润的业务拓展,造车本身并不符合其实际需求。
通过车BU独立成为新公司并拉拢合作伙伴的方式,华为进一步深入到汽车制造领域,设计、研发等领域都有涉及,就是不直接“生产制造”。
这是一步妙棋,对于华为来说,一定程度是在减负,新公司的消息出来后,界面新闻爆料,华为车BU员工加入新公司可获得N+1的补偿以及4个月签字费以及保留华为股票及分红权。
分流员工,降低薪资支出,是帮助企业度过寒冬的手段之一。
同时,此前不同品牌的车采用智选模式,华为未来在营销、服务、零售等方面的操作会很复杂,投入也高,所以余承东很早就“希望采用一个共同的元素和共同的品牌来使用。”
但统一品牌的方式肯定对华为有利,对于其他合作伙伴来说,即使车型规划不冲突,可是华为品牌带来的红利必然会弱化。
但另一方面,车企成为股东之后,华为稳住了这一帮伙伴,保证他们足够利益的同时,给予更多的尊重,自我感觉灵魂还在自己手里。
不过华为短期不造车,不代表永远不造车。
一家中国汽车智能网联领域的初创企业CEO对HD Auto表示,华为现在的路径就是成为未来的博世,其实车企不太愿意市场再出现一个强势的供应商,“最终被逼上梁山,不得不造车”。
未来,等到造车成本进一步下降,华为对于供应链和车企两端的掌控更加牢固,造车或许会变成新的更好的选择。
-END-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